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有约14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8.4,略高于印度的17.9%,虽然中国国土总面积排名世界第三,但由于人口众多,许多资源按人均算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就拿“地”来说,人地矛盾较为突出。

通过“胡焕庸线”,油中国黑河至腾冲划一条线,线的东南面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3.8%、总人口的94.1%,而线的西北面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国土面积,总人口且不足全国的6%,这充分说明东南地区的人地慢点尤为突出。

自古以来,中国东南地狭人稠,这一地区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西北主要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地广人稀,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

说到人地矛盾,抛开寸土寸金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说,国内的这个县(非县级市)可谓十分“拥挤”,总人口直逼230万,县域总面积却只有不足2000平方千米,它就是临泉县。

临泉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北部、黄淮平原的西南端,隶属安徽省阜阳市管辖,它与河南、安徽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地形图犹如一个“马嘴”伸向河南,总面积约为183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230万人。

早在公元前1042年,聃季载便在今临泉县境建沈(子)国,后经亲两汉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的置县和册封,直至民国二十四年1月正式成立临泉县,“临泉县”先后经过了约3000年的变革与发展,固有沈子、寝县等别称。

临泉县是安徽乃至全国的人口大县,其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91亿元,人均GPD却不足万元,不过临泉县是安徽省劳务输出大县,如果减掉这一部分“被平均”的外出务工人数,这一人均GDP数量或许要高一些。

广东省普宁市(揭阳市下辖县级市),其人口规模(247万人)和面积(总面积1620平方公里)与临泉县相当,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5亿元,位居广东各县之首,人均GDP却也只有不到2.8万元。

按照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我们评价一个地区发展的如何,不能仅仅只看经济指标,而是要综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统筹考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