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文化包头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我遇见包头,有了家乡;那么【文化包头】这个栏目遇见了包头发布,遇见了您,又会怎么样呢?

【文化包头】栏目是包头发布和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推出的文化类栏目,致力于让包头的小伙伴们共同感受、共同挖掘、共同感动于我们家乡那浓浓的文化底蕴!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1870年,包头总兵马升深感无城墙之弊害,于是发动军民同心协力大规模修建城垣。到1873年包头城垣全部建成,周长17里,为包头免受匪患起到了重要作用。1958年城墙被拆除,东河槽2号桥往西一直到红星西城门的这一段,修建成为今天的环城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地方工业快速发展,环城路沿线和河槽两岸陆续建起了许多工厂,企业数量仅次于巴彦塔拉大街。斗转星移,六十多年过去,这些昔日风光无限的企业现在怎么样?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原包头拖拉机制造厂厂区

东河槽2号桥东侧往北不远,就是当时著名的企业--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的地址,现在已经是鼎泰风华小区。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的前身是1956年17家私营企业合并组成的包头合作机械厂,1958年改为包头郊区农机ㄏ,1960年改为包头农机厂。该厂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试制成功24马力和60马力拖拉机。1974年自治区和包头市人民政府投资1200多万元,在包头农机厂的基础上将其扩建称为包头拖拉机制造厂。企业职工最多时达2000多人,九十年代该厂生产的“三毛人”牌农用车广告至今让包头人记忆犹新。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包头磁性材料厂旧办公楼 刘清成 摄

2号桥东至康复路小学之间,坐落着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包头人最熟悉的一家企业,那就是包头磁性材料厂。它生产的磁性保健杯在当时是抢手货,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能进入这个厂工作成为值得炫耀的事情。1987年,这家只有几百人的小厂实现利润100多万元,外地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的客商和领导络绎不绝,如今这个厂除了一座陈旧的四层办公楼没有拆除,厂区已经变成了日健住宅小区。

与包头磁性材料厂一墙之隔的就是1954年建厂的包头氧气厂,包头磁性材料厂虽然名气远大于氧气厂,但是包头磁性材料厂最早却是从氧气厂分离出来的一个车间。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包头氧气厂大门 刘清成 摄

包头氧气厂1954年开始兴建,1956年建成投产。主要产品是工业和医疗用氧气,除供应包头地区外,还销往巴盟、伊盟及华北西部地区,并出口蒙古人民共和国。1984年,该厂建成年产300吨的双氧水生产线,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如今,这家企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建造的厂大门依然挺立,两侧的石狮子显示着昔日的辉煌,企业的大门上现在挂着“包头市东环化工气体有限公司”的牌子。

东河槽2号桥西侧就是原包头市铜厂厂址,现在上面已是一片林立高楼。包头市铜厂原是包头市社会福利综合厂的电解车间,1979年这个车间就地划出,成为包头市铜厂。1980年至1990年这个厂不断开发新产品,但是由于冶炼企业污染严重,不得不搬迁于南绕城公路南侧。

包头铜厂西侧是包头钢丝厂,如今“包头钢丝厂”几个大字还悬挂在大门上方,大礼堂依然保留着六十多年前的建筑风格,大礼堂正面上方是水泥制成的红五星,下面是语录宣传栏。

铜厂对面是包头公路机械厂,也已经变成住宅楼,大多数人对此已没有印象了。一位老职工介绍,该厂成立于1978年,属于自治区交通厅管理,是包头市第一个正式生产翻斗车的企业。沿包头钢丝厂西行不远,路南就是包头市又一知名企业:包头市皮革厂。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日本人于1938年建起的蒙疆皮革株式会社包头工厂(皮革厂前身)

今年88岁的王友和老人,1948年入厂,1988年退休,在皮革厂干了40年。他介绍:包头市皮革厂前身是1938年日军进入包头后建起的蒙疆皮革株式会社包头工厂,产品供军需。1945年日军投降后改名为绥远皮革厂。老人讲,厂里有一座日本人建的三层小楼,外面是砖砌,里面的装修全是木头,十分精致雅观,当年傅作义来包头与董其武商榷起义事项时就住在这座小白楼里。1954年国家投资扩建皮革厂,1955年至1978年皮革厂新建制革、特种工业革、制鞋、炼胶、机修、化工、动力等车间。1980年,皮革厂一分为四,另成立皮鞋、皮件、机修3个新厂。1983年到1987年国家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引进在当时具有国际水平的意大利、法国制革设备,产品销往区内外。该厂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产的银杏牌、华鹿牌皮鞋,既美观又舒适。如今皮革厂的原址上已建起美岸华庭小区,小区西侧仍有两排正待拆除的低矮平房,述说这个厂昔日的一些情景。

【文化包头】拖拉机制造厂、皮革厂、磁性材料厂……当年包头的这些名企,你还记得几家?

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包头制油厂生产线

皮革厂往西,可以在路北看到一叫做“东方明珠”的小区,这就是2017年被评为百年老店的包头制油厂的原厂址。1951年绥远省军区后勤部在包头兴建制油厂,聘请天津技术工人,初期年产1000吨工业用亚麻油。1953年增设榨油机开始生产食用油供应市场。1956年该厂推广“李川江榨油法”,采用高水份油料蒸炒工艺,提高出油率。次年,该厂自行设计制造出新型榨油机,并添置储存罐精炼罐,改进了辅助设备,生产自动化程度达到85%以上。1978年至1987年日处理油料由40吨提高到80吨。1980年小磨香油、芝麻酱、软皮白油试制成功上市。上世纪九十年代,该厂生产的“金鹿牌”色拉油一级葵花油、葵花色拉油行销国内各地并远销俄罗斯、蒙古等国,后该厂搬迁铝业园区。

环城路继续西行,穿过东河区最繁华的商业街,来到红星影剧院南一处名为“鄂尔多斯大厦”的地方,可看见一片酒店和店面。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有两家企业。一个是原包头市蓄电池厂,该厂搬迁后包头无线电厂入驻。

包头市蓄电池厂建于1958年,由修理蓄电池、汽车轮胎等的12个手工业作坊联合组成,1963年改名为蓄电池轮胎修造厂。1964年成为蓄电池定点生产厂家。由于以铅酸作业为主,对城市污染严重,于1968年搬迁到古城湾(现包头看守所东)。整个搬迁改造工程于1974年全部完成。1981年试制成功风力储能蓄电池,为国内首创。1984年实施三废治理技术改造,经过两年努力,整个技改工程全部完工。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蓄电池厂的软、硬件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包头市无线电厂建厂以后,先后试制生产黑白电视机、收录机电控整流设备。1979年包头市电子器材供销公司成立,借用包头市无线电厂五间平房办公。1986年电子器材公司自筹资金在青山区迎宾道建起1000平方米办公楼,开展电子产品经销业务,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九十年代在青山区九星电子大楼对面建起了著名的“丽晶酒店”,其楼顶的旋转餐厅成为包头的一大特色。

走过环城路,仿佛参观了半个多世纪的包头地方工业展览,只有在此工作过的人们途经这里时才会情不自禁望上一眼,这里面包含了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更多的则是对岁月流逝的深深怀念。

包头发布

包头文化在线

包头发布&包头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

联合推出

来源:包头晚报

责任编辑:马宁

上海星韵内蒙古分公司联合运营

合作热线:15024793101

投稿 ▏运营 ▏活动 ▏宣传 ▏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