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旧小区试水“便民快递存放柜”

居民:收包裹方便多了快递:送货成本降低

双11刚过,收快递成了网购者们接下来的重头戏。智能快递柜和快递代收点,是目前大多数快递公司解决快递“最后100米”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一些老旧小区中,由于场地不足、缺乏物业公司管理等原因,没有智能快递柜或代收点,居民只能在家等候快递员送货上门,或将快递有偿存放在附近的商户,十分不便。

江汉区北湖街德望社区的黄菱苑小区,试水便民“诚信快递柜”已经1年,居民反响如何?是否具有在老旧社区推广的可行性?为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社区方便居民设置“便民快递存放柜”

黄菱苑小区有两栋楼房,112户居民。过去小区居民的快递都暂存在小区门房。“有时候门房放不下,只能堆到门外,包裹不仅会因风吹雨淋被损坏,还容易遗失。”小区自管小组值班员肖书清说,这两栋楼大部分居民都是一个厂的退休职工,互相熟识,自己会尽可能地帮大家保管一下。

德望社区工作人员李智说:“起初我们也联系过几家快递柜公司,希望能够安装智能快递柜,对方了解到小区住户少且以老年人为主,考虑到成本和收益因素均拒绝了。”

去年10月,德望社区和北湖街红色物业便民服务站对该小区进行环境整治改造,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在小区内设置了4个“红色物业便民快递存放柜”。

记者在现场看到,便民存放柜为不锈钢材质,尺寸长2.3米、宽0.5米、高1.1米,柜上贴有数字分别对应不同单元,柜门上有插销。存放柜设置于小区入口处,紧临门卫室,方便值班员看管,并且处在小区门口摄像头范围内。服务站安排人员定期清理维护。

服务站负责人李智介绍,便民快递柜不仅可以存放快递,还能暂存其他物品。“我们的便民快递柜全靠居民自觉使用,一年来没有发生过快递丢失的情况。”

快递员派送效率提高,送货成本降低

记者在现场看到,仅14日中午12时至13时30分,就有3位快递员进入黄菱苑小区,将20余件包裹放入快递柜。

40岁的快递小哥朱炎红,负责派送某快递公司长江日报路和台北路两条街的快递。“在给没有快递柜的小区送货时,只能一个个给买家打电话,往往一个包裹要等十几分钟,还常常有人忘了下楼来拿。”朱炎红无奈说道,碰到这种情况,他只能把包裹拖回去下次再送。

“自从有了便民快递柜,大大提高了派件效率。”朱炎红说,现在他只用两分钟就能把所有包裹按单元分捡好,然后给买家发短信,这个小区的派送就完成了。

26岁的快递小哥孙孟林送了1年多的快递,觉得便民快递柜不仅方便,还实惠。“货物存放在丰巢等智能快递柜里,平均一件要花4毛钱。”孙孟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双11期间,我一天要送200多件货物,光存储费就要花近百元。用这种便民快递存放柜,就省去了这笔开销,降低了送货成本。”

居民收货方便,建议贵重物品及时提取

65岁的刘先生在黄菱苑小区住了6年,平时常帮女儿代收快递。“有了快递柜之后,收货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来一个电话就往楼下跑一趟。”

“现在网购十分方便快捷,米、油等生活用品我都直接在网上买。”居民刘女士说,便民快递存放柜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是要注意包裹安全。“柜子没有上锁,现在取快递主要靠居民自觉,网购贵重物品到货,还是要尽快取回家,以免遗失。”

“黄菱苑模式”有望进一步推广

黄菱苑小区的快递存放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周边老旧小区快递配送的“最后100米”还有待解决。据了解,德望社区共有14个小区,居民约4000人,只有1个小区拥有智能快递柜。

记者走访了附近的老旧小区,发现居民主要将快递存放在小区附近的副食店或小超市,存一次花费1元-2元。32岁的汪女士说:“如果买小件东西,我会寄到单位再拿回家,较大的商品就只能放在小区旁边的超市了,很不方便。”

“红色物业便民快递存放柜通过在黄菱苑一年的试点,收到了居民很好的反响,未来准备逐步推广。”刘威介绍,目前北湖街红色物业便民服务站已经完成对辖区老旧小区的考察,确定将在2到3个老旧小区设置便民快递存放柜。“主要看小区的场地空间是否足够设置存放柜,另外,封闭式小区也比开放式小区更适合,后期也更容易管理。”见习记者曹欣怡乔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