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北京地下的纷繁复杂 尤其是做音乐的 有段时间都爱讲 从潮湿地下室搬到阳光之下的梦想 成都,所有的地下空间,他们普遍不那么深 见惯了太阳,有人偏爱黑暗,那暂时钻进去就是了 灯火通明,其实也是地上街市的延伸 依旧藏着那么多地下商场和美食

  第48期 银石负一负二楼

  

  9点半刚从春熙路地铁站走出闸机通道,银石广场负一楼的个别店就已经开始招呼,“早饭早饭”。拎着饭盒袋子,“嗒…嗒……”着高跟鞋的小姐姐们奔向各自的工位。

  出地铁直接通向负二楼,起码四五十家小店,紧密挨着。热狗,奶茶,花甲米线……窄窄的通道不知道要把人裹挟到哪里,那是中午或者晚上才有的盛况。

  负一楼,没有生意的时候,每家潮流服装店的小姐姐小哥哥拿着挂烫机,在狭小转不过身的空间里整理衣服。美甲店,两三位小姐姐箍坐着,等待谁屁股落定。

  某个下班之后,在办公室众人的怂恿下,我挑中一家角落里的美甲店修眉,唯一会修眉的小姐姐刚好去负二楼吃饭,她在同事的催促中很快又回来为我处理。

  三四个平方就是一家店,紧密相连,降龙爪爪还在排队,但钵钵鸡冷沾沾才是王者,几乎快占领整个银石负二楼,成了每家店的标配,这阵仗,未免夸张。

  招牌装潢上还写着白家肥肠粉的典故,但里面最打眼的就是几个装钵钵鸡的盆子。美食的共享,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从同一个钵钵里取食,裹一把辣椒,夹杂着沉闷或欢愉下肚。

  红油和藤椒两种口味,抄着乡音的老板随时往里添菜,再猛地撒上大把芝麻,卖相够了,但晚上10点关门之前能卖掉多少,“都现在了,还剩这么多菜”。

  串串荤素一元,冷沾沾,每根牙签五毛。带着银色大耳环的年轻服务员表情冷峻,“几位,这儿有位置。”艰难地挤进去,年轻的情侣或者姐妹或者就是在楼上卖场工作的人,吃几串之后转场下一家。

  味道没那么惊艳,更多像是吃一个氛围,市中心罕见的如同夜市般的氛围。

  手工粉儿,不知道从哪家铺子上端出来,无所谓清汤寡水,粉条太过均匀,没那么诱人,也直接拥挤着、叉起腿坐在一掌宽、所谓的桌子边上开整。据说脑花面是一绝,可我不吃脑花。

  夹娃娃机边上,永远有一大波人想要试试运气。牵手的情侣,穿校服的学生……谁才是其中的大神?还没有答案,但店员已经呵斥了我的拍照。

  等那天再路过银石,专门去修眉,才发现我先前的那家美甲修眉店铺面转让了。这里的租金当然不算便宜,门牙给我安利的隔壁的另一家橙色招牌的店,10块钱修了12分钟,但愿可以开久点,别那么短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