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区经济社会快速高质发展,居民对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求也日渐提高。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与幸福感,河西区坚持将社会综合治理作为重点工作,通过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树立平安志愿者品牌、提升社会管理智能化水平等手段,推进“平安河西”建设向纵深发展。

建设全方位安全防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稳定”写进党章后,河西区以高度政治站位,在“九五”期间提出“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方针。2000年后,河西区逐步将社会治理思路转为“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通过加大物防技防投入,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十一五”期间,河西区启动应急联动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一期)工程,建立区政府、区公安分局、派出所三级分控中心,各重点地区和部位开始安装监控设施。“十三五”期间,河西区逐步推进“雪亮工程”,城区主要路口、街面、易发案地区等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100%,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繁华商业区、文娱场所等治安复杂区域的重点部位监控系统安装率达到100%,配合公安技术手段,河西区不断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全景全预,全景全知”,编织起打击违法犯罪的天网。2013年以来,河西6年保持发案率持续下降,社会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得到有效整治。

群防群治维护城区平安

2006年,“平安河西”建设启动,在构建防控体系的同时,全区还逐渐建立起平安志愿者队伍,形成群防群治强大合力。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平安志愿者从各街道社区自行组建管理,发展为实名登记和统筹管理的区、街、社区三级组织体系,近9000人的队伍涵盖离退休人员、社区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保洁员等,他们的职能也由简单的社区治安巡逻,扩展到社会应急处突、邻里守望、民意收集、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方方面面,成为群众参与社会综合治理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17年,全运会和党的十九大期间,河西区平安志愿者在171个重点点位上不间断巡逻服务,先后服务群众20651人次,处理各类突发事件79件,排查治安安全隐患340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4件,政治合格、素质过硬,像“河西大姐”这样服务热情的志愿者队伍,已成为河西区群防群治工作的标志性品牌。

“互联网+情报”提升治理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逐渐成为城区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利用好互联网和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河西区通过运用“互联网+情报”思维,创新研发“河西力量”App手机软件,逐步扩大群众参与范围,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中。2017年,“河西力量”正式运行,开设报送与辅助两条主线,设有信息传递、违法举报、政法动态、普法知识、便民服务等多项功能,吸引了6万余人主动注册加入。两年来,这些“河西力量”通过平台报送各类情报信息3万余条,消除隐患900余个,破获案件350余起,抓获嫌疑人390余名。同时,河西区还组建成立了“河西力量”公益宣传队,开展公共安全大宣传活动50余场,平安河西建设逐渐形成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