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如果要说哪一国的伞兵最强,很多人都会对新崛起的德国伞兵竖起大拇哥。这支自1939年波兰战役以来跟随纳粹德国脚步四处征战的空中雄鹰无疑也是德国在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部队,从飞夺艾本·艾马尔要塞,血战克里特,远征东欧,再到北非的滚滚黄沙,西欧一望无垠的平原,哪里有硬仗,哪里就有德国伞兵的身影。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作为二战中最先应用空降作战的国家,德国人却始终没能像他们的敌人——美国那样做到人枪共投。这又是为什么呢?

  身着绿色迷彩服,头顶伞兵盔,端着冲锋枪与机枪从滑翔机内一跃而出的德军伞兵无疑是纳粹德国入侵先锋中的骄子。

  首先,与后来居上的美国伞兵相比,德国人在单兵技术上就显得有些技不如人:美军在二战中沿用了十分奇葩的“腿袋”设计,这个与降落伞绑在一起的袋子可以保证容纳下伞兵们的手枪、冲锋枪甚至是M1加兰德!而德国空军高层始终认为,伞兵必须要依靠随机空投的补给箱才能维持作战。因为在空中伞兵如果背负着与自己体重相当重量的武器装备,很容易无法及时打开降落伞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战中英国的空降部队也采用了美式的“腿袋”设计,这个与伞兵大腿相捆绑的袋子无疑可以使伞兵在落地以后就能迅速武装自己,而不会再另外需要寻找空投箱。

  美军伞兵们在登机前往往也会让战友帮忙查看装备有无缺失的情况,注意画面中间的一名伞兵腰间别着的就是一款能够插入步枪的“腿袋”。

  而没有采用腿袋的德军伞兵们往往在落地以后只能使用腰间的伞兵匕首或是瓦尔特手枪进行自卫,如果找不到事先投下的补给箱,那么德国“绿魔”们将会是一帮几乎手无寸铁的轻步兵。甚至连游击队都打不过!在1941年的克里特战役中,就曾多次出现过一帮刚刚降落的德国伞兵拿着手枪去冲击已经枕戈待旦的英军阵地的场面。之所以伞兵们会如此拼命,还是因为他们的补给箱落在了英国人的阵地上!

  腰间或是插着一枚手榴弹,或是别着一支瓦尔特手枪的德国伞兵就这样毫不畏惧地跃出“容克大婶”运输机的机舱,去面对地面上无穷无尽的敌军炮火。

  而德国伞兵们不能像美军伞兵那样几乎全员使用“腿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穷。作为二战中最具战争潜力的国家,美国可以说动员了全国的工业力量全力用于生产军用设施,对于能展翅蓝天的伞兵们则更是大开绿灯,装备都是优先供应。相比之下,德国人那点可怜的资源不但要被陆海空三军瓜分的干干净净,甚至连运输机都不能保证量产,只能装备一定规模的运输部队用来运输必要物资。到了1943年中后期,所有能用的资源都被德国人点在了陆军与装甲兵科技上,哪里还有那么多闲功夫去给伞兵们制造更多的单兵空降装具?

  而曾经叱咤欧陆的“绿魔”们,最后要么是因为没有足够运输机,要么是因为运输机没燃油,不得不从卡车上“跳伞”前往战区增援,被当做普通步兵使唤,而这无疑也是种悲剧吧。

  与奢侈的美国伞兵们一比较,除了在单兵装备上能够占到些许优势以外,这些“无翅之鹰”最终的下场也是被当做普通步兵,去填补第三帝国战线上一个又一个硕大的漏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