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顺德大饭店与中国近代史同步演进交集,积淀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如同一部内涵丰富的人文宝典。利顺德大饭店的早期股东都是原英租界呼风唤雨的领军人物,他们涉及中国近代外交、军事、金融、交通、邮政、文化、教育、医疗、出版、市政等各个领域。众多对近代史产生影响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与利顺德密切相关。

李鸿章合肥人,创建淮军,推行洋务运动,是晚清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1870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在此期间,他参与了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等诸多重要事务,甚至左右清政府的中央决策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最为显赫的封疆大吏。这25年,李鸿章主要坐镇天津,执掌他的权力,推行他的北洋事业,兴办工厂、开采矿山、建造铁路、设立学堂、训练陆军、建立海军以及和外国人的重大谈判交涉,乃至许多条约的签订,几乎都由李鸿章在天津办理。

在许多外国人眼里,李鸿章代表的就是中国政府,天津就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天津也因为李鸿章的到来,成为中外交往的枢纽,而那些想与清政府打交道的外国人,要见李鸿章必须来天津。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利顺德大饭店很快就成为接待中外高层人士和重要宾客的豪华场所,所以李鸿章也与利顺德大饭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说不尽的传奇。

(图为1888年中国第一条正规铁路通车典礼)

1886年,利顺德大饭店股东德璀琳说服李鸿章,发展中国铁路,翌年建成唐山芦台线路。同年,清政府谕准将铁路延长至塘沽,再到天津。1888年,津唐线通连,10月9日,德璀琳、李鸿章主持通车典礼。

(图为1879年5月28日李鸿章与格兰特在天津利顺德会晤)

与李鸿章往来的美国政界名人中,最著名者莫过于美国总统格兰特了。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 Simpson,1822-1885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业主的家庭,是美国军事家、政治家,曾担任美国第18任总统。1879年,已经卸任的美国前总统、南北战争的英雄格兰特陆军上将来天津访问,在利顺德大饭店会见了李鸿章。这段李格“神交”的故事,让李鸿章彻底征服了美国读者的心。

17年后,也就是1896年,李鸿章在纽约访问时,格兰特过世已经十年了。当时,在美国纽约,李鸿章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他无论走到哪了,都会被热情的市民所包围,而且李鸿章这次出访还特地探望了格兰特的遗孀朱莉娅。

关于这次李鸿章访美,还有一个在全世界都颇有影响的轶闻,就是“李鸿章杂碎”的形成。关于这个菜的形成,其版本很多,中国人的版本是这样的:李鸿章在纽约下榻的华尔道夫饭店招待美国客人,由随行的中国厨师掌灶。客人很快就把桌子上的菜一扫而空,准备的菜都上完了,但客人根本就没有走的意思,这样一来厨师慌了手脚。李鸿章急中生智,悄悄给厨师出了个主意,要他将厨房里的下脚料“乱炖”一大盆,以解燃眉之急。不一会儿,厨师端上了一盆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什锦大烩菜来。客人一尝,真是味道鲜美,便大块朵颐,一扫而光。客人问菜叫什么名字,李鸿章大概没听明白,说了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好吃,好吃!”没想到这个“好吃,好吃”和英语“杂碎”的“Hotch-Potch”发音差不多。这些美国客人告别李鸿章离开饭店时,被等在饭店门外的记者们截住采访,他们便大谈了一番李总督是如何招待他们的。就这样“李鸿章杂碎”一鸣惊人,作为一道中餐菜肴传遍了美国。

1885年,日本特使伊藤博文率领日本使团到达天津,准备与李鸿章谈判朝鲜问题,住在利顺德大饭店。李鸿章就在饭店中,与伊藤博文举行了多次会谈,德璀琳作为李鸿章的外交顾问,参加了所有的会谈。4月18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天津会议专条》,规定朝鲜如果有重大变乱,中日均可出兵,彼此先行知照。这为十年后的甲午战争埋下了隐患。

(图为德璀琳与汉纳根)

李鸿章幕府成员中,重要性位居第三的汉纳根也与利顺德大饭店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曾在德国军队中服役,历任炮兵军官和骑兵军官。1879年被中国驻柏林公使馆聘来作李鸿章的副官。除作军事参谋外,他还监督修筑了旅顺港和威海卫的防御工事。中日战争过程中,他同时在李鸿章的海军和陆军中任职,还曾一度担任北洋海军的联合提督。一直到1901年李鸿章去世,德璀琳等人实际上一直是李鸿章的主要助手和顾问。他们或投资利顺德,或经常出没于这家当时远东最为豪华的欧式饭店。或许是他们的影响,许多重大的外交活动也在利顺德大饭店进行,从而使李鸿章也与利顺德大饭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欢迎关注微博@天津旅游

投稿&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