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流通市值的排名里,标杆比特币(BTC)一直稳居第一当仁不让,那么第二则由智能合约的先驱者以太坊(ETH)把持。很多币圈大佬对以太坊(ETH)的价值极为看重,连比特币耶稣Roger Ver也曾说过,未来以太坊(ETH)将超越比特币(BTC)。

只是,以太坊(ETH)还没能超越比特币(BTC),就已经被另一个竞争对手瑞波币(XRP)所超越了,据非小号数据显示,11鱼肉20日,瑞波币(XRP)流通市值已超过以太坊(ETH)43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第四名比特币现金(BCH)流通市值总和。

那么在这个情况下,以太坊(ETH)还能超越比特币(BTC)吗?

其实以另外一个评判标准来看,以太坊(ETH)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比特币(BTC)的。那就是智能合约。相对于脚本语言不完善的比特币(BTC),以太坊(ETH)则是图灵完备的,极为灵活的语言赋予了其能够实现多重签名等功能的能力,这可以促使开发者在以太坊(ETH)的平台之上构建更为高级的应用。也就是说,它的价值体现在扩展性之上。

作为标杆性的公链,以太坊(ETH)当前的Dapp应用数量已经超过1250个,远远高于其他公链,同时日活跃量最高可超过1000,24小时成交量超过25000笔交易。这些虽然不会在以太坊(ETH)自身的价格以及流通市值上体现,但是随着DAPP总数量动辄超过30%的暴涨势头,价值潜力或能超越比特币(BTC),更不是瑞波币(XRP)所能比拟的。

但是,以太坊(ETH)真的就毫无弊端吗?

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因素,关于以太坊(ETH)的幺蛾子倒也并不少见。内部因素在于以太坊(ETH)采用的权益证明(POS)机制,本意是为解决工作量证明(POW)能耗过高、效率低的方案,但是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一直备受质疑。同时这也带来了并行机制较差的问题,即便有着数量庞大的DAPP,但是却并无法承担大规模的交易,拥堵问题长期存在。同时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为了抬高价格需要大量外售来扩大市场,但是抛售本身是对价格的一种打压,也是对自身资产的稀释。

诚然,外部因素更为简单,以太坊(ETH)承载了大量的DAPP,基于其发行的代币也数不胜数,链上庞大的资产流量,让黑客以及趋之若鹜,基于以太坊(ETH)的代币爆发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就在20天前,最受欢迎的以太坊钱包MyEtherWallet(MEW)遭到DNS劫持攻击,给众多用户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无论是能否挑战比特币(BTC)也好,还是被瑞波币(XRP)超越也罢,以太坊(ETH)的自身价值一直是不可小觑的,但是若想能够真正取得更大的发展,还需解决自身弊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