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石门颂 碑帖 古碑 刻碑 历史 墨迹 书法 书论 拓本

《石门颂》拓本

《石门颂》是著名汉隶摩崖刻石。东汉建和三年(公元148年)书刻于陕西省褒城县(今汉中市褒河区)东北褒斜谷之石门崖壁上。此处是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古称褒斜栈道。栈道沿途及石门内外,有汉魏以来历代文人学士留诗题名百余方,通称为“石门石刻”。主要有《石门颂》、《衮雪》、北魏《石门铭》等书法精品,被誉为“汉魏十三品”。1971年石门建褒河水库。因石刻在蓄水线下,便将《石门颂》等重要刻石17件,完整地切割下来,移入汉中博物馆珍藏。

《石门颂》和陕西省略阳县灵崖寺《甫阁颂》,甘肃成县天井山《西狭颂》并称为《中国汉隶三颂》,是我国东汉隶书成熟时期保存最完整的代表作品之一。

《石门颂》全称《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此颂为东汉汉中太守王升为歌颂原司隶校尉杨涣开通褒斜道的功勋所刻。“司隶校尉”:官名,汉武帝征和年间初置。“楗为”:郡名。杨君即杨涣,字盂文,任职期间,“甚有嘉声美称”。

原刻为竖立长方形。通高26l厘米,宽205厘米,22行,行30或31字。总共655字。书体为隶书,此刻看似平常,实极古拙浑厚。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飘逸自然。通篇布局,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汉碑隶书,虽然千恣百态,但都中规中矩,《石门颂》则率意而为,动感十足,将隶书的整饬变为灵动,把规整变为奔放,开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

前人对此摩崖书评价极高。如清人张祖翼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清,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鸡,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康有为认为:“《扬盂文碑》劲挺有姿,与《开通褒科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

汉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汉三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真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刘勰《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因此,东汉隶书进入了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目前所留下的百余种汉碑中,表现出琳琅满目,辉煌竞秀的风貌。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书法艺术的不断变化发展,为以后晋代流畅的行草及笔势飞动的狂草开辟了道路。

《石门颂》在古时流传不太广,临习者不是很多,其大放异彩,身价陡增,倒是近年来的事。

《石门颂》铭文(繁体):

石門頌 故司隸校尉楗爲楊君頌

惟坤靈定位{坤},川澤股躬,澤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澤南隆。八方所達,益域為充。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示焉{氏}。後以子午,塗路歮難。更隨圍谷,復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艱。至於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余,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橋梁斷絕,子午復循。上則縣峻,屈曲深顛。下則人冥{冥},傾寫輸淵{傾}。平阿泉泥,常蔭鮮晏。木石相距,利磨确磐{磐}。臨危槍碭,履尾心寒。空輿輕騎,滯碍弗前{礙}。惡蟲憋狩{憋,今字},蛇蛭毒蟃。未秋截霜,稼苗夭殘。終年不登,匱餧之患。卑者楚惡,尊者弗安。愁苦之難,焉可具言。於時明知故司隸校尉楗為武陽楊君,厥字孟文,深執忠伉,數上奏請。有司議駁,君遂執爭。百遼咸從,帝用是聽。廢子由斯,得其度經。功飭爾要,敞而晏平。清涼調和,烝烝艾寧。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漢中大守楗為武陽王升,字稚紀,涉歷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賢。勒石頌德,以明厥勲。其辭曰:君德明明,炳煥彌光。刺過拾遺,厲清八荒。奉魁承杓,綏億衙彊{彊}。春宣聖恩,秋貶若霜。無偏蕩蕩,貞雅以方。寧靜烝庶,政與乾通。輔主匡君,循禮有常。咸曉地理,知世紀綱。言必忠義,匪石厥章。恢弘大節,讜而益明。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釋艱即安{釋},有勲有榮。禹鑿龍門,君其繼縱。上順斗極,下答坤皇{坤}。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樂,庶土悅雍{雍}。商人咸憘{憘},農夫永同。春秋記異,今而紀功。垂流億載,世世嘆誦。序曰:明哉仁知,豫識難易。原度天道,安危所歸。勤勤竭誠,榮名休麗五官掾南鄭趙邵字季南,屬褒中晁漢彊字產伯{晁、彊},書佐西成王戒字文寶主。王府君閔谷道危難,分置六部道橋。特遣行丞事西成韓朗字顯公{朗},都督掾南鄭巍整字伯玉,後遣趙誦字公梁,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積{積},萬世之基。或解高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伯玉即日徙署行丞事守安陽長。

《石门颂》铭文(简体):

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

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余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氏焉,后以子午,途路涩難,更隨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垓鬲尤艰,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余,凿通石門,中遭元二,西夷虐殘,桥梁断绝,子午复循,上则县峻,屈曲流颠,下则入冥,倾写輸渊,平阿泉泥,常阴鲜晏,木石相距,利磨确磐?,临危枪砀,履尾心寒,空舆轻骑,遰碍弗前,惡虫弊狩,蛇蛭毒女曼,未秋截霜,稼苗夭殘,終年不登,匮馁之患。卑者楚恶,尊者弗安,愁苦之难,焉可具言,于是明知故司隶校尉楗为武阳杨君,厥字孟文,深执忠伉,数上秦请,有司议驳,君遂执争,百辽咸从,帝用是听,废子由斯,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敝而晏平,清涼调和,烝蒸艾宁,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大守楗为武阳王升字稚纪,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知,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其辞曰:君德明明,炳煥弥光,刺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绥亿衙蔃,春宣聖恩,秋貶若霜,無偏荡荡,贞雅以方,宁静烝庶,政与乾通,輔主匡君,循礼有常,咸晓地理,知世纪纲,言必忠义。匪石厥章,?恢弘大节,谠而益明,揆往卓今,謀合朝情,释艰即安,有勋有荣,禹鑿龙门,君其继纵,上順斗极,下答坤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悅雍,商人咸僖?,农夫永同,春秋記异,今而纪功,垂流亿载,世世叹诵序曰,明哉仁知,豫识难易,原度天道,安危所归,勤勤竭诚,荣名休丽,五官掾南郑赵邵字季南,属褒中晁?漢彊字產伯,书佐西成王戒字文宝主,王府君閔谷道危难,分置六部道桥,特遣行丞事西成韩朗字显公,都督掾南郑魏整字伯玉,后遣赵诵字公梁,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积?,万世之基,或解高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伯玉即日徒署行丞事守安阳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