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作为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的民族高等学校,2013年,大连民族大学成为国家民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理论与实践创新试点。2009年和2014年,学校连续两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

  “大连民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学子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引导各民族学子把守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作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首要标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民族院校的崇高使命。”大连民族大学党委书记赵铸说。

  强化思想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连民族大学新生“民族团结第一课”教育。

  今年9月,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望,新一届学子步入了大连民族大学校园,他们将接受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入学第一课”教育。

  在校园里,课堂永远是教育的主阵地,“入学第一课”传递着学校的办学主旨。长期以来,大连民族大学利用“入学第一课”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强化思想引领,铸牢各族学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尽管已经过去4年多,但回忆起自己的“入学第一课”,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藏族姑娘洛桑竹玛仍然记忆犹新。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前,洛桑竹玛从未认真了解过家乡以外的世界。开学第二天,她和近千名新生一起在学校的太阳鸟报告厅,上了一节民族团结教育课。在90分钟的时间里,授课教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以及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等内容。

  “我第一次知道,我们的国家有这么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国家对各个民族如此重视。我也认识到,各民族要团结,只有像石榴籽那样抱在一起,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强大。”洛桑竹玛说。

  大连民族大学的“入学第一课”自开办以来就没有间断过。每年9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民族新生相聚在大连民族大学,地域、习俗的差异,令他们既好奇又新鲜。如何引导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这些差异,讲好“入学第一课”,是一门大学问。在有限的时间里,知识点要丰富,形式要新颖,尽量深入浅出,引发学生思考,这些都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要深入民族地区调研,掌握鲜活的一手资料。

  据介绍,为了上好“入学第一课”,学校每年都会从相关院系抽调骨干教师。教师们从6月就开始备课,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掌握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及相关研究成果,增强授课的理论性、政策性,突出针对性、时效性,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入学第一课”,大连民族大学新入职教工的“岗前培训第一课”也很有特色。这是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每一位教职员工既是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又是民族团结的宣传员。

  长期以来,大连民族大学牢牢把握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方向,突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主题教育,建设各民族学生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加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引导,鼓励学生从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逐步扩大“民族团结活动月”“民族风情展示周”“民族沙龙”等活动的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此外,学校系统开设了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每年都邀请专家、学者以及少数民族杰出代表到校作形势政策报告,围绕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家国情怀等主题,采用各有侧重、风格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各民族学生的思想认识。

  加强嵌入式管理,让民族团结根植于心、践之于行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各个民族地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民居测绘及社会调研活动。

  大连民族大学有一个传统:混合编班、混合分寝。混合编班,是指统筹考虑学生民族成分、生源地区、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编班的模式,旨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基础的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混合分寝,是指在同年级、同专业内部实行不同民族的学生混合寝居的模式,旨在营造各民族学生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一家亲”格局。

  洛桑竹玛的宿舍共4个人,分别来自纳西族、达斡尔族、汉族和藏族。一直以来,4个姑娘互相关心,亲如姐妹。

  洛桑竹玛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自己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可是她的普通话并不好,因此舍友们逐字纠正她的发音。最终,洛桑竹玛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我觉得自己能赢得这场比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就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缩影。”洛桑竹玛说。

  大连民族大学的学子来自56个民族,每一个学生都是学校大家庭中珍贵的一员。由于各地、各民族学生的基础不同,学校通过“一对一”“一帮一”等多项帮扶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不掉队。

  据大连民族大学学生处处长徐绍文介绍,“一对一”指的是教工党支部与学生班级“一对一”、处科级干部与贫困生“一对一”、班级导师及专业教师与新疆西藏地区民族学生“一对一”帮扶机制。目前,全校已经结成163个帮扶对子,着力化解困扰各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一帮一”指的是学校在学生中间推进的互助学习活动。

  “这一系列措施促使各民族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内地有了家,内地的学生也有了来自民族地区的兄弟姐妹。”徐绍文说。

  木热地力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的维吾尔族学生。今年,他在大连民族大学本科毕业后,考取了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木热地力充满感激。“这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像亲人一样对待我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不会顺利毕业,更不会成为一名研究生。”木热地力说。

  刚入校时,语言是木热地力学习的最大障碍。由于听不懂普通话,他特别担心自己无法通过考试,甚至一度想要放弃学习。针对像木热地力这样存在特殊困难的学生,大连民族大学在大班上课的同时,增设了一些专题辅助课程,开展小班辅导,还制定了“一对一”学业辅导制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毕业后,我要回到新疆去建设家乡。我要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老师、同学给我的爱一起带回家乡,告诉他们,我们是一家人。” 木热地力说。

  “让各民族大学生无障碍地交往交流交融,是我校的重要目标之一。各族学生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份互相了解。” 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胡文忠说。

  立足科研,服务民族地区,做好团结创富这篇大文章

  

  ▲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逆速生杨树新品种吴屯杨现已在新疆疏勒县建立了3万株苗木基地。图为当地老乡与金华博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大连民族大学紧紧围绕突出学科建设、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服务国家战略“三个突出”战略,既传播知识和真理,又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用智慧和情怀做好团结创富这篇大文章。

  在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太阳刚升起,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金华就钻进了用塑料布搭建起来的临时指挥部。每次来新疆,这个临时指挥部都是她待得最久的地方。

  麦盖提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沙漠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生态环境脆弱,沙尘灾害频发。“再难,我们也要在沙漠边缘开辟出一片绿洲,这不仅是当地百姓的愿望,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金华的语气铿锵有力。

  吴屯杨,是大连民族大学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逆速生杨树品种。大连民族大学科研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在南疆引种吴屯杨,有助于改变当地树种单一的现状,增加南疆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防护效果。如今,由10万多棵吴屯杨组成的防护林,已经在新疆扎下了根。

  文冠果,是大连民族大学经过长期研究,选择在南疆种植的经济树种。文冠果耐干旱、抗风沙,无论是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还是在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成长,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树种。为了提升南疆地区种植文冠果的经济效益,大连民族大学组织专家全力开展技术攻关,已初步解决产量不稳定等制约文冠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并积极探索文冠果丰产林营造模式和规模化繁育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今,30万亩文冠果能源林已经在南疆长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希望。

  “我始终认为,能应用于生产生活的科学研究才是有价值、有效用的。不只是学术期刊、报告论坛,田间地头、山林野地一样是创造和应用科研成果的大舞台。”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吕国忠说,“我们将进一步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定位,把科研成果投入到服务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

  据了解,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在服务武陵山片区(铜仁地区)、科技援疆、服务县域经济以及校企横向科技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先后与民族地区签订产业发展相关项目300余项,获得授权知识产权成果1550余项。

  大连民族大学在贵州铜仁市等地开展了油茶、食用菌栽培和灾害防控等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实现了大面积增产增收。通过培训,菇农掌握了栽培食用菌关键技术,每个菌棒可节省近1元成本,仅此一项技术就可节省成本8000万元。由阮成江教授带队的大连民族大学油茶博士团队服务贵州玉屏县,以科技创新引领油茶产业发展,目前已建立150亩油茶种质圃、400亩良种采穗圃,选育出近百种适合我国不同油茶产区的油茶良种和263份不同基因型材料。

  强化教育实践,在创新创业中领悟民族团结的要义

  

  ▲大连民族大学“民族之魂”赛车队。

  “月亮圆了,我们的车也造出来了!”今年中秋节前夕,大连民族大学举办了由该校28位本科学生历时一年打造的“民族之魂”8号方程式赛车发布会,车队负责人鲁江东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支28人的团队,由来自19个民族的学子组成。他们自行设计和制造了这辆符合各项标准的方程式赛车,并由本车队学生作为车手参加了在襄阳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据大连民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汝波介绍,车队成立8年来,在教学模式改革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设计了性能优良的方程式赛车,还培养了一支优秀的设计制作队伍。

  近年来,大连民族大学依靠创新创业这个平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参与团队工作,从而更好地领悟民族团结的要义。

  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据统计,大连民族大学年均申报专利180余项、获得国际学科竞赛奖励190多人次,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500多人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8年超过90%。

  今年9月,德国红点概念奖官方机构给大连民族大学发来贺信,祝贺该校设计学院提交的作品在2018德国红点概念奖亚太区大学作品排名中位列第一。德国红点概念奖是国际设计竞赛中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近两年来的获奖率仅在0.8%至5%之间。

  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组建“建筑梦·民族情”实践团,赴5个省区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民居测绘及社会调研活动。每年均有近20名教师、超过3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师生参与率均超过80%。

  “民族高校的师生,要努力拥有服务社会、回报国家的专业技能,要到基层、到民族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大连民族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倪琪说。

  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学校坚持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每年组织近3000名学生深入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开展实践活动,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工厂社区,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多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办学宗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学科建设、突出高质量发展、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全面聚焦武陵山区、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东北振兴、兴边富民行动等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着力健全服务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大连民族大学校长刘玉彬表示。

  图片由大连民族大学提供

  来源:中国民族报

  文/李元

  监制/孙雅莉 统筹/俞虹 制作/马永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