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距彝族新年还有两天。在这个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峨边县人民已经开始提前为新年的到来进行预热。位于峨边彝族自治县的黑竹沟笼罩在迷雾中,更加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听清泉,看野畜、吃羊肉火锅、和彝族人民一起共度篝火晚会.....新年在喜迎八方游客中缓缓拉开了序幕。

有着“中国百慕大”“世界迷都”之称的黑竹沟,面积575平方公里,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也是集动植物景观、峰林景观、地质景观、天象景观、水系景观、与人文景观位于一体的综合性山岳风景名胜。

景区内重峦叠嶂,溪涧幽深,迷雾缭绕,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带,分布有10余处高山湖泊,水面面积最大的约200亩,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大大小小的瀑布、深水潭不胜枚举,形成黑竹沟淼林公园极为壮观的动态水景观。沟内因高山众多,能见到云海、佛光、日出日落等奇异景象。冬季积雪覆盖,干姿百态的雪凇、雾凇、冰挂、冰凌构成冬季奇绝景观。

位于黑竹沟镇政府西北面约2公里,平均海拔1080米,彝族特色村寨--底底古村掩映在绿树丛中,一幢幢黄墙蓝瓦的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蒙蒙细雨中,薄雾笼罩青山,整个村庄显得格外美丽宁静。

摄影:李举涛

随着彝族新年的临近,村民们已经抑制不住内心的欢喜,早早开始准备新年活动。篝火晚会中,能歌善舞的彝族青年热情奔放,拉着远方游客跳起民族舞蹈,共享新年的快乐。

2018年底底古村引进知名旅游企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投资700余万元建成禅驿•黑竹沟度假酒店。酒店租赁村民农房10幢,年租金数万元;租赁村集体资产两处;招聘村民17人,年工资约50万元;酒店年收入,合作社按20%分红,预估约15万元。

酒店培训上岗了17名彝族员工,都是酒店所在地底底古村的当地彝族同胞,经过为期1个月的专业酒店技能的培训,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酒店运营发挥各自的作用,给自己的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脱贫已完成,致富就在眼前。

禅驿酒点工作人员沙玛晓花,今年23岁,之前一直在广东打工,自从禅驿酒点引进后,5月回到老家底底古村,9月份开始在酒点上班。除了拿到一定的薪水外,还学习了一些电脑的基本的操作,对于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晓花觉得特别方便,既能照顾年幼的小孩,也可以随时回家看望家人。

“脱贫攻坚的开展使我们的乡村旅游发生了较大变化,自从禅驿酒店进来,给村上带来许多基础设施的改变,让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同时也改变了村民的就业现状。”底底古村书记洛子布哈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除了发展旅游业,底底古村也发展特色农业。地方政府结合村情,打造“微田园”150余个,种植芍药、山桐子、山核桃400余亩;打造“彝家味”特色农产品,限量饲养峨边花牛、高山生态羊、杂交野猪、土鸡、土蜂蜜等。

灵秀山水,生态峨边;秀甲巴蜀,方兴未艾。这是一方热情的土地,这里的人民正努力朝着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奋斗着......(凤凰网四川综合)图文:钟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