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琪表姐生活在一个六线的中部县城,月工资也就2000多元,但却热衷于网购所谓的“名牌”,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仿,表姐向小琪大倒苦水,因为在单位上班,没几件品牌会被同事嘲笑,但她说周围人和她一样也基本是用高仿的,大家心照不宣而已。越往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明显。

您可能会问:为什么明明知道是高仿,还有那么多人买?现实回答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有钱,即使有钱,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舍得花几万块去买一件装饰品的。

买超A货的人主要有几类:第一类是:单纯的品牌爱好者,但是经济能力还无法支撑他去买正品,于是他看到有仿的和正品基本差不多的超a货,就会买来过过瘾。第二类是:自己本身也是有经济实力的,但也是比较理智的,觉得花几万块钱去买一块不经常用的世界名品,是浪费钱。 如果有仿的很真的超A货,他会用正品的钱,买几十个不同款式的超A货。一是收藏、二是可以天天不重样穿戴。第三类是:开奔驰、宝马、保时捷的土豪。他们虽然很有钱,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浪费钱,他们花钱都是有目的。

你看到开着奔驰、宝马、保时捷的土豪们,即使手上戴的是地摊货,你敢说他戴的是假货吗?因为他们身份达到了,所以戴个假的,也没人敢认为是假的。如果你天天挤公交,背个真名牌别人也会觉得是假的。人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有光鲜亮丽的形象,然而动辄上万的名牌商品普通的工薪阶层哪里消费得起。此时,大量涌现的“假名牌”、“山寨货”满足了人们日渐增长的虚荣心。使用山寨货本来是为了提升自我形象的,但知假买假到底也瞒不过自己的内心,结果反而弄巧成拙,付出了无形的心理代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