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四架中国空军歼-20战斗机进行了飞行表演,不仅展示了自身高超的机动能力,还打开了弹舱,向世人展示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信。而作为曾经的全球大国,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历程却坎坷不已。

其实,俄罗斯很早就展开了展开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1979年苏联就开始了第五代战斗机的预研,先后推出了米格1.44、苏-47等型号的五代技术验证机,但苦于技术能力和工业水平的不足,一直没有能实现在第五代战斗机上的突破,甚至米格飞机设计局都在破产后被苏霍伊设计局重组并购。可以说,俄罗斯国力不济才是导致俄空军第五代战斗机迟迟难产的原因,甚至2007年需要引入印度资金,走联合开发的路子才能继续俄空军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因此,俄空军第五代战斗机的首飞日期从2007年开始不断推迟,直到2010年,第一架原型机才由俄罗斯联邦英雄谢尔盖·波格丹驾驶进行首飞,第二架原型机的首飞则推迟到了2011年。Su-57的整个试飞持续了近9年时间,期间第五架原型机在试飞着陆后发动机起火被毁,可谓是真正的一波三折。到今年已经是2018年了,Su-57仍未正式服役。虽然俄罗斯媒体称两架Su-57已经在叙利亚成功执行了战斗任务,但仍改变不了俄罗斯目前没有正式服役的第五代战斗机的现实。

大概是为了给自己的五代机正名吧,最近俄罗斯红星电视台特意发布了一部名为《从T-50到Su-57》的纪录片,片中记者介绍了Su-57配备的izdeliye30发动机。不过实际上,该发动机仍未正式装机使用,目前连基础测试都没有完成。之前Su-57的各架验证机使用的都是117S发动机,但该发动机可靠性不佳,甚至在2011年的莫斯科航展上出现压缩机失速导致飞机中断起飞,可见其可靠性还有待商榷。

另外,这个纪录片发布的时机真是不够凑巧——中国刚刚在之前的珠海航展上展示了配备有矢量发动机的歼-10矢量推力验证机,并进行了震撼飞行表演。而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由于结构设计更为精巧,中国这款发动机的推力矢量喷口的重量远远轻于俄罗斯izdeliye30发动机,偏转速度也更快。可以说,在俄罗斯最擅长的推力矢量领域,我们已实现了超越。(利刃/JB)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