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拦我,我要回梅州的农村!

这世上

总有一片美好的风景

让你不惜长途跋涉

总有一种安稳的小日子

使你不禁心生向往

如果有一个地方

能让你远离都市的喧嚣

返璞归真

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那么大概就是梅州

美丽的乡村吧

大家还记得

在乡村度过的童年吗?

旧时光悠长安宁,简单幸福

春花的红、夏叶的绿

秋稻的黄、冬霜的白

蔬果随着四季更迭而变换

……

今天,日报君带大家

来一趟梅州乡村游

看看这些美得清新脱俗的

还是你儿时记忆中的家乡吗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用这句话来描述现在的

梅州乡村

是再合适不过了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破坏自然生态——过度推山削坡?

实际上是这样的

☟☟☟

大埔县大东镇坪山村梯田保持了原有生态,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钟小丰 摄)

五华县潭下镇布坪村则依托千亩鹰嘴桃种植基地打造“桃花源”

每年秋冬,梅西镇均田村的银杏进入观赏季,金色遍布景如画。(连志城 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破坏自然生态——过度填塘造地?

实际上是这样的

☟☟☟

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种玊上围前的水塘种植了亲水植物,成为景观氧化塘。 (连志城 摄)

五华县转水镇矮车村“益塘流域·十里水乡”美景

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的白鹭在田间飞舞,农民翻耕田地时出现的大量昆虫给白鹭等飞鸟带来了美食。(连志城 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溪流、沟渠等驳岸过度采用“硬底化”?

实际上是这样的

☟☟☟

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从以往“脏乱差”,逐渐变成“净畅宁”的美丽新农村。 (连志城/摄)

西阳镇直坑村河道两岸按规划建设后环境优美。 (吴腾江 摄)

五华县长布镇红旗村休闲绿道沿着河堤蜿蜒向前,清水绿岸大大改善了村庄环境。(连志城/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乡村绿化城市化——大面积种植景观草坪?

实际上是这样的

☟☟☟

五华县长布镇长安村的村民在房前种植蔬菜。(连志城 摄)

平远县长田镇长安村的油菜花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友前往赏花拍照

梅县区雁洋镇阴那村村民采回满筐春茶。(高讯 摄)

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的稻田(高讯 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村政设施城市化——建设大公园?

实际上是这样的

☟☟☟

大埔县西河镇 ,花海栈道与古民居相得益彰。 (钟小丰 摄)

由古民居改建而成的特色咖啡馆,让九岭村生活更加惬意。(吴腾江 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村政设施城市化——建设大广场?

实际上是这样的

☟☟☟

平远县大柘镇程北村,采用透水砖等透水性较好的材料铺设村民公共活动场地。 (连志城 摄)

从空中俯瞰侨乡村,蔚为壮观的客家建筑群坐落在山水田地间。 (高讯 摄)

蕉岭白马村的薰衣草田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村政设施城市化——路面过度“硬化”?

实际上是这样的

☟☟☟

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保留了卵石、石块巷道,与传统村落风貌相协调。 (连志城 摄)

兴宁罗浮镇勤光村大片农田,与周围房屋融为一体。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村庄标志性建筑千篇一律?

实际上是这样的

☟☟☟

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乡村老物件成新景观。(林剑湧 摄)

梅江区西阳镇黄坑村的田园综合体融休闲旅游、现代农业于一体。(林翔/摄)

平远县仁居镇社南村大部分民居已完成客家特色外立面改造。 (林翔/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建造工艺工业化——机械化石栏杆等?

实际上是这样的

☟☟☟

大埔县枫朗镇坎下村,沿河栏杆采用木质材料搭建,通透简洁。(连志城 摄)

蕉岭九岭村一角

新农村建设让大埔县大麻镇小留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林翔/摄)

你以为的梅州乡村是这样的

☟☟☟

墙面整治简陋化——粉刷喷涂等?

实际上是这样的

☟☟☟

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的墙绘,较好地展示传统农耕文化。 (连志城 摄)

一幅幅精美的墙绘作品让兴宁市大坪镇屏汉村白墙生动起来。(连志城/摄)

眼下,行走梅州乡村

日报君上面所展示的

美丽动人的场景俯拾皆是

山岭上绿意盎然,田野间金黄满地

广场中舞步欢快,乡间道路平整通畅

节能路灯夹道相迎

……

真切感受到的是新时期

新农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安定和谐的喜人风貌

梅州这几年在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善

农村人居环境方面

可是下足了功夫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梅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在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中

全市349个省定贫困村2010个自然村中,共有1934个自然村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占总数的96%

1800多个自然村完成村道路硬底化;

1100多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

1700多个自然村建有村庄垃圾屋(收集点)、配有保洁员。

在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建设方面

全市8个县(市、区)已形成“7+1+12”的示范典型(7个省级连片示范工程+梅江区的贫困村连片示范建设+12个镇的幸福村居示范片建设),覆盖56个行政村,惠及4.3万户19万人

几年间,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摘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实现了“美丽蜕变”。 (林翔/摄)

与此同时,梅州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开展全域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和“厕所革命”等工作,大力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

目前,全市有8000多个自然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9000多个自然村实现村巷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和畜禽集中圈养、人畜分离,6000多个自然村建有小公园文化活动场所或绿化带,4000多个自然村建有人工湿地、厌氧池、沼气池等处理生活污水。

另外已建成7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042个行政村完成垃圾收集点配置,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5%,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基本实现“村庄美、环境美、生态美、庭院美”的目标

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打造“自在侨乡”旅游品牌,进一步开发村内旅游资源。 (林翔/摄)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寄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

如今的梅州,绿意浓了、空气好了、蓝天多了、城乡净了、干部群众关系更加密切了。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抓手,从根本上实现了“一举多效、全盘激活”的发展目标。

梅州乡村真的变了

变得越来越令人神往了

你们说是吗?

好的,大家别拦我了

我要回农村了!!!

来源:《梅州日报》

部分内容综合自梅州网等网络

记者: 刘晓娟

编辑:吴海清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看梅州最热新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