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剧中长公主回首的一瞬间,看见庆帝正拿着箭并射向了她,这一箭就如同射进了她的心里,眼泪情不自禁地留了下来,或许这里的戏份是为以后两人的情感纠葛埋下伏笔。但就是这样一位权势滔天、心狠手辣的女人,在受到打击时也会流泪。

女子可顶半边天,这在《庆余年》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北齐、南庆两个互相对峙的国家,分别由一女、一男掌控国家的最高权力,这真是十分有意思的剧情。其实不止北齐有如此强大的女性,在南庆也有一个位高权重的女性,没错,她就是长公主李云睿。

不过相比于战豆豆在北齐的权势,长公主可是相差甚远,虽然长公主的年龄要比战豆豆大的多,但二人所站的高度不同,眼界、格局自然不同,毕竟一位是帝王,一位只是公主。但即便如此,也不影响她碾压别人,天下女子战豆豆排第一,她当排第二(不算叶轻眉)。

她手掌天下财权,手下网罗众多人才,燕小乙、朱格、林二等人皆听命与她,在南庆京都可以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就是这样一位权势滔天、心狠手辣的女人,在受到打击时也会流泪。

第一次流泪

在被庆帝下令外放时,她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回首望向庆帝的一瞬间眼泪顺势而流,也流出了观众的心中的疑问,“为何要流眼泪,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用意吗”。被外放出京,心中更多的应该是对范闲及庆帝的恨意,而不是像小女子般的作态,毕竟那可是长公主啊!其实这流下的眼泪有三层用意:

第一层,为权而流。被外放出京,虽然不意味着上交所有的权利,但结果也与之类似。京都是南庆的权力漩涡的中心,只有在这里才能借着公主身份收买人心,外放便意味着不受皇帝的恩宠,自然也就没有人会被她收买,这是其一;其二,京都是全国讯息的集中地,最快的信息会第一时间送到这里,信息对掌权者来说至关重要,离开京都便丢失这份先机。

第二层,为情而流。在原著《庆余年》中,长公主是爱慕庆帝的,他们并不是亲兄妹关系。在剧中长公主回首的一瞬间,看见庆帝正拿着箭并射向了她,这一箭就如同射进了她的心里,眼泪情不自禁地留了下来,或许这里的戏份是为以后两人的情感纠葛埋下伏笔。

第三层,故作可怜。是故意流给庆帝看的,一个坚强的人,却留下了泪水,让庆帝看到她的可伶。示弱有的时候是一种智慧,这里的李云睿便是如此。在之后与范闲的对话中,她告诉范闲“我还会回来的”,这次的泪水便是在庆帝的心底埋了一颗种子,只待时机成熟便会发芽长大,也是她回京之时。

第二次流泪

在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时,她最终还是没能抗住,展现了她母性光辉的一面,虽然很短暂,但情感却十分真挚。在林婉儿句句戳心的质问下,她流露出对女儿的亏欠之情和愧疚之心,但很快她的野心便战胜了自己的情感,将所有感情全部收回,又露出冷酷的一面。

两次掉泪看似柔弱,实则加倍展示了长公主对权力的渴望、对人心的掌控、对亲情的决绝。不过这样的长公主才符合原著、符合角色特征,才会让剧情更加精彩,期待长公主再次回到京都,给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权力对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