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摔的工业用笔”“吊床椅”“存储式洗鞋烘干装置”“便于更换刷头的刷子”.....近日,武昌理工学院涌现了一股创新发明潮,大量的专利发明从武昌理工学子手中诞生,引发楚天都市报、人民网、大楚网等众多媒体报道。接下来就让我们挑选几件展示一下吧:

防摔的工业用笔

用钢笔的人都有一个烦恼,笔尖不经摔,笔若忘了盖笔帽而落到地上往往就意味着报废。为解决这个难题,我校商学院大三女生姜馨芳发明出一种“防摔的工业用笔”。发明“防摔笔”时,她首先想到的是,当笔摔到地面时,能不能让笔尖自动弹回、形成自我保护。为此,她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最终,她通过负重金属块、橡胶杆和第二橡胶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这一设想。“我在笔的塑料外壳的顶部装上负重金属块,因为负重金属块比较重,笔落地时是顶部先接触地面,橡胶杆同时进行缓冲,之后笔尖套外侧的第二橡胶环与地面接触,再次减震,笔尖受力小,就不那么容易坏了。”姜馨芳说。

吊床椅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休闲成为时尚,吊床成为户外休闲常用到的设备。然而,户外休闲活动既需要卧的设备,也需要供坐的设备,人们既需要带吊床也需要带椅子。这样携带的设备多、重量大给热爱户外休闲活动的人带来了不便。近日,我校两位大学生杨凯和彭舰君发明了一种“吊床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种“吊床椅”可坐也可躺,而且携带方便。

洗鞋烘干装置

熊雨琦是我校法学1602班学生,谈起这项发明的初衷,她介绍,最开始是因为觉得洗鞋比较麻烦,不仅花的时间长,晾干它也需要一些日子,身边很多同学也经常抱怨此事。于是她就产生了自己发明一种能够快速烘干鞋子装置的想法,希望能找到办法去克服这个问题为了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熊雨琦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为此她经常泡在图书馆。她首先想到了洗衣机的烘干原理:洗衣机的“蒸汽烘干”是把恒定的蒸汽喷洒在衣物上,将衣物舒展开之后,再进行恒温冷凝式烘干。而新型的无水冷凝烘干则是利用温度、流动的空气、空间和时间来模拟大气循环,通过冷热气流交换,以空气冷凝完成烘干技术。这为她的设计打开了新的大门,她也以此为思路,开展了一系列的发明试验。

便于更换刷头的刷子

齐楚君是我校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学生,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中无法避免的刷鞋难题。刷子的刷头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损坏,尤其是刷鞋过程中,由于刷子要么是刷柄与刷头固定连接的,要么是刷柄和刷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的,所以前者刷头损坏只得丢弃,而后者更换刷头需要工具,且刷子常常接触水,长时间沾水,螺栓不易拆除,导致刷头损坏后无法及时更换,所以不得不将刷子丢弃。对这一现象,齐楚君开始思考:“总是将刷子丢弃也不是长久之计,有没有可以更换刷头的刷子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齐楚君查阅了各类资料并且与相关专业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一点点深入研究,她在不断修改雏形模版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历时近一年时间,于2018年3月完成产品设计并且提交了专利申请。随后经过八个月的等待,专利申请终于在近日获批,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杨凯和彭舰君,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发明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说到发明初衷,彭舰君表示,在一次社会实践上发现工程上用的兼顾支撑结构过于简单,稳定性不强,于是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让结构更加稳定。他们的这项发明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是不是创意十足?

为他们点赞!

编辑/余朝

来源/ 武昌理工学院官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