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东方”这三个字,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想到的是三个创始人的励志创业故事,想到的是中国创业者的黄埔军校,但我们唯独不会想到新东方的价值观。

  说起来,新东方其实还是一家靠嘴吃饭的公司,但是从新东方走出来的一众大佬们,却似乎并不能好好管住自己这张吃饭的嘴。

  作者:猪九戒

  出品:IT爆料汇

  1 自卑的俞敏洪

  新东方出来的人大多擅长演讲,这其中又以创始人俞敏洪为代表,这一位“留学教父”的各种励志言论网上一搜一大把,出的书就能装满一箱子。

  11月18日,俞敏洪正在2018学习力大会上公开发表演讲。毫不意外的,这一次的演讲主题还是他所擅长的教育。

  在演讲中,俞敏洪一直在向台下的听众阐述: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也许是为了让听众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教育评价如何影响教育方向”,俞敏洪还给大家举了这样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中国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标准都是这个男人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的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

  如果说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的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

  这正是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

  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导致了整个国家的堕落。

  

  本来大家听俞老师演讲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但是忽然这个例子举得让人有些不知所措,台下也立刻陷入了沉默之中。

  不过这个例子仅仅是作为俞敏洪演讲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出现,毕竟每次俞老师的演讲里面起码会出现几十个类似的段子。所以他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而是很快回到了演讲主题继续侃侃而谈。

  但是俞老师在演讲的过程中可能丝毫没有想过,中国的女性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大的能量,能够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俞敏洪的说辞,就如同当年的各种“红颜祸水论”一般,既是在推卸男性在社会发展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对女性的变相歧视。

  说到对俞敏洪这个人的印象,大多数人应该都会觉得是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这么多年来他也激励过无数人在奋斗的路上不断向前。所以这番言论爆出之后,不禁让我们怀疑,是什么原因让俞敏洪说出这种话来?

  咱们都知道,俞敏洪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一直以来都是以屌丝逆袭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这一位曾经的北大高材生,如今虽然功成名就,但是身上依旧有一个很特别的烙印,那就是自卑。

  在去年腾讯星空演讲的时候,俞敏洪曾经说过:“大学五年,一个女人都没有爱上我。今天至少还有很多女生坐在下面耐心听我讲,这就是中年男人的胜利。”

  大学五年没有女生喜欢上自己,这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会去想:“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认为,我谈恋爱一定会被女孩子拒绝,拒绝会更加没面子,我还不如不谈”。

  是的,这样一个俞敏洪,虽然与我们熟悉的样子不符,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烙印。这样自卑的他,虽然早已经功成名就,但是内心却极度敏感。

  所以很早以前他就曾公开说过,太喜欢钱财的女人不能娶。而昨天(11月18日)的演讲中,他更是将这个观念进一步上升,将女性堕落与整个国家的堕落相关联。

  昨日深夜,面对重重质疑,俞敏洪老师发表了一条致歉微博。但是其间依旧充斥着类似的观念:女性如果眼里只有钱,男性就会拼命去挣钱,忽视了精神的修炼。言外之意,现在社会风气不行,还是得女性来背锅。

  咱们暂且不说,俞敏洪的言论算不算歧视,但是我想很多人都应当承认一点:我们的女性不堕落,我们的国家也不堕落。

  如今的中国,不管是女性受教育水平还是女性劳动比,都证明了我们国家的女性不仅不堕落,反而是撑起了半边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整个国家的巨变更不允许俞老师直接否定这几十年来的成果。

  俞敏洪说中国女性堕落,说中国堕落,说到底不过是一时口嗨,以及自己内心某些自卑心理在作怪。但是我们最终还是想强调一句话:一切没有统计学作支撑的结论,都只不过是自以为是的偏见。

  2 徐小平的忽悠论

  当年和俞敏洪一起创立新东方的元老们,很多都和俞敏洪一样是演讲的行家。作为新东方曾经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徐小平不管是在新东方,还是在真格基金,其在留学、创业和投资等领域的演讲访谈等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但是作为新东方的“三驾马车”之一,徐小平也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角色,比如说2017年年初徐小平曾经公开对外表示:创业者最重要的是忽悠力。

  

  许多人说,徐老师,我到处去找人,我也知道很多人,说来说去他就是不来,这是什么原因?没有魅力。

  你没有魅力把人家忽悠过去,把人家吸引过去。一席话,让人家过去的人生没有意义,不能抛弃跟你重来。

  我在做投资的时候,我经常说创业者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忽悠力。

  你雇的人往往都是大公司的,都是重要人物,合伙人,这样的人,往往要抛弃高工资、期权,甚至非常多的股票。

  

  徐小平的这一套言论,翻译一下大概就是说:你的合伙人越牛逼,你的创业成功的几率才会越高。但是这些人要和你创业就得放弃高薪、放弃期权甚至是股票,你拿什么来打动人家呢?徐小平给出的答案是“忽悠力”

  作为一名曾多次获得最佳天使投资人的新东方元老,徐小平的这一套创业法则,多少让我们有些吃惊。而且徐小平这一套“忽悠论”在投资圈闻名已久,早在2011年的时候,徐小平就曾经仔细阐述:

  

  “我在新东方就是一个‘大忽悠’,我就想,有谁能把我给忽悠倒了,那他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所以要看他能不能以他的创业热情、创业故事打动我。”

  

  套路见得多了,人也就学精了。

  如今我们再来细看徐小平的这套忽悠论,其实本质上就是画饼,并且这个饼还得画得足够真,真到别人愿意对你不离不弃。但是能把忽悠说得这么清新脱俗的,他确实算是第一位。

  徐小平的这一套忽悠论有没有道理呢?如果是放在他自己身上,应该是有道理的。毕竟当年俞敏洪创建新东方的时候也是一穷二白啥也没有,纯靠忽悠把他和王强、包凡一等牛人一起拉进了这个队伍。

  但是这一套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呢?是新东方已经成功了,而且俞敏洪本事足够牛逼。

  如果当年的俞敏洪真的只是个没有真本事的大忽悠,当年他们这群人被忽悠进去也没把新东方做起来的话,徐小平还有底气所说这些话吗?恐怕未必。

  我们不否定合伙人对于一家创业公司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本质上还是靠忽悠的创业理念,却难以让人认可。如果一切真如他的“忽悠论”所言,那世界上最成功的创业公司应当是那些传销公司才对。

  所以说白了这其实还是新东方遗留的烙印,以为一切事情都能靠嘴去解决,而不去考量嘴皮子之后的事情。

  3 罗永浩的“圆滑”

  说新东方是一家靠嘴吃饭的公司,这一点不仅仅是从他的创始人身上得出的结论,作为创业者的“黄埔军校”,很多时候我们从新东方走出来的创业者们身上也能看出不少新东方的嘴炮特性。

  罗永浩和李笑来作为多年的发小,曾经一度被称为“东北双雄”的他们也是新东方出来创业的典型例子。

  虽然嘴上功夫了得,但是这俩位好哥们也是口不择言的典范。

  罗永浩早期去新东方求职,为了表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他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教过后来被国家明令禁止的传销课,半年。

  能把进传销当做是工作经验的,他可能也是第一个。

  罗永浩一直都是一口满嘴跑火车的人,但是如果不做手机的话,他面临的非议应该不会像今天这么大。罗永浩开始做手机以后,锤子手机的发布会基本上就成为了他的个人脱口秀。与此同时,他以前的一些言论也被很多网友挖出来鞭尸。

  说起来,当年的罗永浩可是一个标准的愤青,甚至有不少网友觉得他就是一个“精日”。

  但是生意人嘛,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尤其是言论这种东西。回头需要卖手机挣钱了,嘴上马上能把自己吹成是民族企业、国家栋梁。

  今年五月的时候,罗永浩再次因为当年的精日言论遭受公众质疑,这一次他选择了发布一声明进行澄清,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解释却不能服众。

  例如,对于“精日”问题,罗永浩的回应是这样的:

  言外之意,我不是什么精日,即使我是,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确实,对于罗永浩是否精日,我们倒也没必要去辩证,只要不影响我们就行。

  但是罗永浩以前的言论可不仅限于简单的“精日”,其中更是不乏“支那”、“皇军”这样的字眼。

  而对于这些涉嫌侮辱国人的言论,他又是这样解释的:

  但是试问,有哪个日本人韩国人会用鬼子、棒子进行自讽呢?

  一会儿要把自己标榜成国际主义者,一会儿又要说自己是民族企业,也不知道老罗这张脸疼不疼。

  或许正如此前北京日报微博评论所说的,罗永浩“一方面,要打造自己的公知形象,以高高在上批评中国社会来标榜自身思想之深度;一方面,又爱惜自己的羽毛,绝不让“精日”之类的脏词危及自身,回头又暧昧地说‘精日’也无妨。”

  4李笑来的底线

  和罗永浩类似的,当然还有他的好兄弟李笑来。

  2001年,由于父亲的一场大病,将百万积蓄一扫而光的李笑来正在东北大家发愁。这时好哥们儿罗永浩给他打来了一通电话:"笑来,来北京吧,到新东方教书,以你的口才,肯定没问题。"

  正如罗永浩所说,李笑来的口才确实好,回忆起第一次讲课,李笑来曾经形容:“学生们听得很嗨,鼓掌超过两分钟,有很多人拍桌子表示兴奋”。

  凭借着自己的这三寸不烂之舌,李笑来在新东方用七年的时间实现了财富自由,但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却不止仅限于此。所以他又进一步选择了进入币圈。

  在进入币圈以前,提到李笑来很多人最熟悉他的身份是新东方名师,但是自从2011年开始涉猎币圈以后,他更加广为人知的身份却是“比特币首富”

  李笑来2013年曾经公开表示,自己拥有6位数的比特币,凭借着这一惊人言论,他被封为“比特币首富”。虽然一直以来谁也没见过他6位数的比特币,但是却不影响他借此名声大噪,并成为币圈站台第一大佬。

  但是随着他站台的很多ICO项目最终沦为收割智商税的空气币,李笑来也成为了很多人眼中的“骗子”。

  今年7月,李笑来再次因为嘴巴闯祸,因为一段私下谈话录音的曝光,他被推上了舆论风口。

  在这段录音中,李笑来一边自豪于自己的作家和新东方名师身份在币圈的如鱼得水,一边却又无比鄙视自己的追随者们。

  除此之外,李笑来在录音中不断提到的“不要盲目相信价值投资”、“销售空气币”等字眼,更加使得他遭到各种割韭菜的指责。

  不管是罗永浩还是李笑来,他们其实都是新东方教师出来创业的典型。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继承了新东方最优良的传统:凡事全凭一张嘴。当然,最终闯祸的也是这张嘴。

  5 结语

  在中国式教育思维的背景下,新东方的成功并非偶然,有的是家长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花钱。但是如果非要给新东方下个定义,我认为它只能称得上是培训,而称不上是教育。

  从培训的角度来说,新东方确实是成功的,就拿教英语来说,新东方的业务能力在整个国内市场都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如果要考量到教书育人,考量到价值观,新东方恐怕就难以服众了。

  新东方最富有竞争力的,无疑是它的名师。凭借着各式各样未经思考的,哗众取宠的言论,他们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借此功成名就。

  但是从新东方这一套体系里走出来的不管是创始人还是教师,在急功近利的同时,总是免不了缺乏一些对事实的敬畏心。

  作为一群教英语起家的人,新东方的这些元老们收获的无疑要比付出的多得多,这一份收获甚至让他们有些迷失自我。

  可是咱们回过头来看,他们实实在在地为整个教育行业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吗?为他的学生建立了更健全的人格和更高尚的品德吗?

  不,他们不过是躺在中国国际化的浪潮间吃得满嘴流油而已。

  “新东方一直致力于阐扬一种朝气磅礴、奋发向上的精神,一种从绝望中义无反顾地寻找希望的精神。”

  对于新东方,我们不敢奢望太多,只希望俞敏洪能够把自己宣言所写的这一精神真正贯彻下来,凡事能有起码的敬畏之心。尤其是,不要把办教育当做是办工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粉丝投稿,不代表IT爆料汇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