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匡胤做了皇帝后,赵普也成了他的首席谋士。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经常轻车简从到过去的老朋友家里喝酒、聊天,甚至有时一个人溜溜达达地就去了。

当年,赵匡胤三十三岁,改国号为“宋”。赵匡胤和其追随者的准备极为充分,组织得相当严密。而赵匡胤本人也确实具有足够的威望,才使一次改朝换代在几乎没怎么流血的情况下就完成了。

应该说赵匡胤说到做到,相当够意思。他将后周变成大宋之后,对后周的皇室始终实行优待政策,确实没有随意摧残。对于后周的一批大臣,他几乎没有变动,该做什么还做什么,就连宰相也都是原班人马继续干。而对于拥戴自己当了皇帝的那些有功之臣,他做的则可能是中国所有帝王中最厚道的,这就是“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从历史记载上看,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是一个功臣都没有杀过。而且成了一个祖宗家法,就是不许轻易诛杀大臣。史学界一个公认的看法是大宋一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少茶毒大臣的朝代。

赵匡胤做了皇帝以后,经常轻车简从到过去的老朋友家里喝酒、聊天,甚至有时一个人溜溜达达地就去了。其中,去得最多的大概是宰相赵普家。

赵匡胤做同州节度使时,赵普是他部下掌管刑狱的推官。赵匡胤做了皇帝后,赵普也成了他的首席谋士。几年后,几位老宰相去职,他顺理成章地成为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赵普的夫人烧得一手好菜,其中特别有滋味的是一款“炙肉”,赵匡胤百吃不厌。赵匡胤管赵普的夫人叫“嫂嫂”,当了皇帝后,始终没有改口。每年都要有四五次驾临赵普家,而且一进门便要“嫂嫂”做“炙肉”来解馋,相当亲切随和。总体来看,他们之间相处得不错,显得还算明朗、健康。阴谋诡计虽然还有,但与其他朝代的开国君臣比起来,少了许多肮脏、戾气和血腥味儿。

有一个立功者按规定应该升职,但是,赵匡胤一向不喜欢此人,于是摁在那儿就是不批准,还怒气冲冲地对赵普说:“我就是不给他升官儿,你能怎么样?”赵普一本正经地回答:“罚恶赏功,古来通理,不是陛下您一个人专有的,哪里可以凭个人的喜怒好恶来决定?”赵匡胤不听,站起来扬长而去。赵普便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赵匡胤来到了后宫里面,赵普就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一站就站了很长时间。最后,赵匡胤派人传出话来,同意那个倒霉的家伙升迁。

赵匡风曾经有过一段相当潦倒的经历。赵普在给他出过许多好主意的同时,也曾经撺掇他整治那些落魄时对他不好的人。赵匡胤很反感地拒绝了。这段经历似乎没有在他的心理上留下特别负面的影响。因此,他当上皇帝以后,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特别乖戾失常的举止。当年,他曾经投奔过自己父亲的老朋友董宗本,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经常欺负他,弄得他极为郁闷。赵匡胤做了皇帝后,那董遵诲正好是宋军中的一个中级军官,相当惶恐,只等一死。赵匡胤不但没有收拾他,反而费了不少心思,帮助他将失散多年的母亲从辽国接回来,送到他的防地。这厮感动得要死,从此下死力效忠赵匡胤,成为当时挺有名的一员边将。

有一次,赵匡胤在禁中后苑打麻雀玩,一个臣子声称有急事求见。赵匡胤立即接见。谁知,来人东拉西扯,讲的没有一件急务。皇帝不高兴了,责问他为何谎称有急务求见?那人说:至少比陛下打麻雀急。赵匡胤大怒,抄起他那把著名的柱斧就打。结果,打掉了人家两颗牙齿。来人不声不响地将两颗牙齿捡起来,装进口袋。赵匡胤穷凶极恶地问:“怎么着,你还想告我不成?”那位臣子回答:“臣子我不能告陛下,但自然会有史官书之。”赵匡胤愣住了。随后,相当诚恳地向他道歉,并拿出不少金银珠宝来贿赂这位官员。瞧,皇帝居然有害怕的东西,这就是中国人的福气。

一般说来,大凡对白纸黑字还能够心存一点敬畏的人,就不大会坏得特别出格。对赵匡胤似乎至少可以作如是观。谢谢您关注小编“日月晨云”,您的关注点赞评论是对我的最大支持,谢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