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大集团一份《关于举办“恒大杯”马德里足球冠军赛的通知》文件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文件显示,从2019年开始,恒大每年专项投入5000万元,在西班牙举办U14-U18共5个年龄段的“恒大杯”马德里足球冠军赛,邀请马德里同年龄段最高级别联赛队伍参赛。

谈起恒大,自然会想起中超七连冠、两夺亚冠。事实上,进入足球领域之初,恒大一直从俱乐部和足校两端发力。2011年恒大升超成功后,恒大集团马上投资19亿元,与西班牙皇马俱乐部合作,在广东清远建设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足球学校。在校生高达2800人,硬件设施也是一流。2014年又设立了恒大西班牙分校。办学六年来,恒大已经累计亏损超6.5亿元。但未来,恒大仍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这背后,是恒大集团助力中国足球发展和振兴的社会责任。

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值得坚持,更需要推广和发展。青少年体育,是中国体育未来,只有切实做好青少年的体育,才能真正的给中国体育带来持续的蓬勃发展与繁荣。如何发展和振兴中国足球,建立打造具有中国特色足球的科学青训体系,作为中国足球龙头的恒大不仅有自己的思考,并且付诸了行动。

按照规划,“恒大杯”马德里足球冠军赛将确保恒大足球学校西班牙分校13-18岁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每周都有高水平、高质量、高强度的比赛,每年两个赛季,赛期共十个月;每个年龄段各19支队伍参赛,包括18支马德里球队和1支恒大西班牙分校队,每年比赛112场,其中恒大分校队参赛48场,以此促进更多优秀足球人才脱颖而出。

青训决定中国足球的未来,但想要踏踏实实搞好青训却并不容易。企业输血力挺足球俱乐部,在谁看来似乎都只是在做亏本买卖,王健林曾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投资足球可以给你带来影响力,但是不会让你赚钱,每年烧钱甚至可能把老本都赔进去。”

恒大为何乐此不疲的要在足球领域“下血本”?个中原因,恐怕从恒大的这份《通知》文件可知一二:“培养青少年人才,是振兴中国足球的战略基础。希望恒大皇马足球学校全力打造青少年足球国际化赛事体系,促进更多优秀足球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恒大足球“全华班”的目标打好基础,为中国足球早日崛起贡献力量。”

1990年至1995年间,在中国足协备案的各年龄段青少年球员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而到2016年,这一数字只剩下42153人。由此带来的是国家队实力的下滑,2001年,曲波、杜威等“超白金一代”闪耀阿根廷世青赛;2005年,郜林、冯潇霆等“黄金一代”扬威荷兰世青赛。然而2006年之后,中国国青队再无世青赛参赛资格。中国青少年球员水平江河日下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中国足球的发展正在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的同时,青训的使命更加突显。

六年来,恒大已为国青、国少贡献青少年人才269人次,建立了恒大足球青训的“一条龙”模式,打通了足球学校与俱乐部之间的人才成长通道,确保了足球人才成长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如今,恒大青训进入爆发期,足校已获国内外冠军56个,交出了一份非常漂亮的青训成绩单。今年,在U13这个注册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年龄段中,恒大足校U13队包揽2018年全国锦标赛、青超联赛、足协杯和冠军杯全部四项冠军,创全国青少年比赛“全满贯”纪录。

恒大深知,会踢球和会踢比赛是两回事,中国青训一直难以开花结果,成长环境是很大的原因。“恒大杯”马德里足球冠军赛正是要为中国青少年足球打造一个国际化赛事体系。这项赛事首先可以最大限度补齐中国足球青少年比赛数量严重匮乏的短板。中国青少年队伍年均30—40场比赛,与世界通行的60场左右有较大差距。

同时,赛事填补了中超俱乐部或各地足协的青少年队伍参加高水平、高质量、高强度国际赛事的空白。中国青少年球员参加高水平国际比赛的机会十分难得。较为知名的如土伦杯、潍坊杯、U17四国邀请赛、U19四国邀请赛等赛事,主要限定中国国青、国少队参加,赛程短、比赛少。通过举办马德里足球冠军赛,恒大西班牙分校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每年都与至少18支西班牙同年龄高水平青训队伍交锋,以赛代练、以赛促练,不断提升足球竞技水平,并发展成为优秀的职业球员,这是恒大实现“全华班”的底气所在,更是为中国足球发展和振兴输送栋梁之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足球强,则中国足球强。培养青少年人才,是振兴中国足球的战略基础。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和持续振兴,需要的就是如恒大这般真正愿意在青训市场投入和坚持的有识之士。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