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香港开埠已26年,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才正式坐落在了中环。这一名为“香港大酒店”的临海建筑,虽然只有六层楼,但却一度是香港最高的建筑。1926年正月初一,一场大火将其湮没,随后取代其在香港酒店业地位的,是1928年坐落在九龙的半岛酒店,浴火重生的,是整个香港酒店业,及其延续的风雨90年。

在香港,流传着一个名为“李氏力场”的恶搞——香港有面“墙”在保护,即使是台风也在周末或朝九晚五以外时段出现。当我真正踏上这一片土地的时候,则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面“墙”,这面墙如同一个镜像折射着香港的光影,靠右行驶的车、似懂非懂的语言、密度极高的摩天大楼、闪烁的霓虹灯牌……港剧在脑中的印象与现实在不断磨合。

这里是张爱玲笔下的倾城,是徐志摩笔下的琳琅,是余光中诗里的情人,是李碧华书中的鬼魅欢场。

这座城市,埋藏了几代人的情结。芬梨道上的太平山,天水围的日与夜,重庆森林的爱与愁;川流不息的尖沙咀,彻夜不寐的铜锣湾,星光璀璨的红磡馆。

而当走进香港酒店的时候,熟悉而陌生的感觉达到了最高峰。香港酒店与内地如同双生花,沿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各自芬芳。

Chapter 1

/

老酒店,留下的不仅仅是岁月

在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中,有一个关于酒店的笑点很有意思。凌凌漆被安排入住酒店,他以为自己是入住奢华无比的丽晶酒店,事实上,却是破破烂烂的“丽晶大宾馆”。

不同于内地酒店与宾馆无太大差别,在香港,酒店与宾馆有着严格的区分,“宾馆”往往指那些价格偏低、服务和设施也颇为低端的住宿场所,电影《重庆森林》故事发生的重庆大厦中,就有不少宾馆,多为个人经营,空间极为狭小,但又因为价格便宜而吸引了不少背包客。酒店则通常较为豪华,哪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也能给客人一方能舒展的天地,虽然有人调侃香港酒店“能走三步就是三星级,能走五步就是五星级”,但这些见证历史的老酒店,绝不仅仅是三五步就能走完的。

香港酒店无论放在哪里,都是特殊的。若对比起来,内地酒店正在野蛮生长,台湾“小而美”的民宿盖过了酒店,澳门酒店依托着赌场,呈现出另一副的纸醉金迷。唯独香港的酒店,依托着这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国际港口城市,以故事为砖瓦,用多元文化为装饰,留下的不仅仅是岁月。

从丽晶到洲际再到丽晶

曾在周星驰电影中惊鸿一瞥的丽晶酒店,迎来了一次新生。从丽晶到洲际再到丽晶,这一幢即将迎来第三次命名的建筑,用旧名字唤起了往日的光辉荣耀,将这块宝石擦出光亮。

自1980年开始,“丽晶”这一名字,在九龙这家极尽时髦的一挂就是21年。彼时的丽晶,是酒店业最呼风唤雨的存在,这个理念极尽先锋、为无数国度带去奢华启蒙的酒店帝国,与安缦、文华东方皆有渊源。

三面环水的洲际酒店的外形就如同一艘刚靠港的奢华邮轮,坐在绵延的落地窗边上,维港的海景便灌入眼中,无数旅人便乐意在这落地窗边发呆沉思,在匆匆中,找到停下的理由。

香港洲际酒店甚至开创了香港“在酒店办婚礼”的先河。这里曾是香港最高端的婚宴据点,陈慧琳就曾在此举办盛大婚礼。

特别“东方” 别样“文华”

文华东方酒店1963年便坐落在港岛之上,是香港的第一家文华东方,也是全球的第一家。

虽然叫“文华东方”,但其创始人却并非华人,从东方辐射开来,有着独特的东方味道,但却不流俗。历经沧桑的文华东方,老派但不老旧,依然是中环那家传奇的奢华酒店,一个风雅典范的存在,半个多世纪以来,金色扇子logo依旧熠熠生辉。

关于“东方”的细节,体现在每个角落。青铜鼎制的储冰桶,极具风情。围绕着旋转楼梯上下的文华东方酒店空间中,富有东方格调的画作,有莫高窟般飘逸的古代仕女油画,飞仙般的雕塑,琵琶抚琴,以中国远古深情打动世界客人。

酒店被各种艺术藏品装点,大堂中铺着金箔的木雕就足以让步入的人为之心中一颤,流金岁月中的东方韵致,甚是精彩。

如同安缦酒店的爱好者被称之为“安缦痴”,文华东方的“MO Fans”同样有着不少拥趸,其中不乏社会名流。酒店有一张名单,记录所有来过酒店的名人,英国王妃戴安娜、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福特与老布什、影星汤姆克鲁斯、张国荣……在此住了又住的名人数不胜数。

众人偏爱的“远东贵妇”

1928年开张的半岛酒店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酒店,有着“远东贵妇”的称号。开业隔年,便迎来了英国亨利王子入住,此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来港,也都指定下榻半岛酒店。

半岛酒店不仅吸引了王室政要,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香港名流的心头好。香港曾经盛传一句话:住不起半岛酒店,就到半岛去喝下午茶。

张国荣曾站在半岛酒店的大堂里,面对采访的媒体,说了这么一句话:只有我才撑得起半岛的巴洛克天顶。半岛酒店是全香港最容易找到他的地方,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坐在大堂里靠窗的位置,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喝下午茶,品尝他最爱的草莓卷。

除了张国荣,张曼玉、钟楚红这些电影明星,也是半岛酒店的常客,所以半岛酒店的大堂又被称为了“影人茶座”。

半岛酒店也曾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二战香港沦陷,当时的港督杨慕琦签署投降书,也是在半岛酒店里。半岛酒店曾被日军征用,作为战争司令部及军政厅行政总部,在1946年才交回酒店原主。

香港半岛酒店背后的故事使得酒店沉淀如美酒,而极具特色的凹字形建筑,华丽而不浮夸,一眼便知。

Chapter 2

/

“我们不一样”

相似的水土,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香港酒店与内地酒店的不同,从服务方式到饮食习惯,都呈现出别样的光彩。

一家子的酒店人

老一辈的香港酒店人,大多是“世袭制”。父亲做修理工,母亲在洗衣部门,儿子也可以进酒店工作,或者父亲是门童,儿子也“子承父业”。

香港洲际酒店的传奇礼宾司Louis Baleros,这位从18岁便进入酒店行业,一做就是42年的“地道香港人”,长着“老外”面孔,其实是个葡萄牙人,一家三代都是酒店从业者。

洲际酒店每日吞吐万千旅客,人人有不同目的地和需求,Louis就要像本通识百科全书,样样难题都能解决得到。“做礼宾司,首先你要把”不“字在你的字典里给删了,在不能拒绝客人要求的大前提下,办法是真的可以被逼出来的。” Louis记得某年的大年三十,沙特阿拉伯王子要下榻酒店,因为王子喜欢打机、买唱片和电器,大年三十晚要找这3个地方包场招呼他一人。结果Louis一间一间店铺地打电话,最后居然成功在尖沙咀找到一间游戏机中心、HMV和百老汇通宵恭候王子“大驾光临”。虽然王子圣驾最终没有出现,但办到这件不可能的任务,至今仍叫Louis津津乐道。

为尊重客人,礼宾司需全日站在柜台服务,虽没有每日例行工作,但需通过客人聊天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每日面对旅客千奇百怪的问题,乍听之下似乎很好玩,但其实少一点解难能力都难以胜任这个位置。

“礼宾司”这个普通的岗位,也打造出了传奇。许多人去住香港洲际酒店,就是为了去看一下Louis Baleros。甚至在洲际即将重回“丽晶”时,还有记者记挂着他,询问他是否会继续担任礼宾司,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此外,大多香港酒店都设有“门童”这一岗位,帮客人提行李、开门,以笑脸相迎。半岛酒店的门童一天下来,为客人拉开大门的次高达要4000次。

景观,神秘而又多维

香港酒店还有一个迷人的点便是“风水”。港人夸赞礼宾司犹如香港最灵验的“黄大仙”,“敬鬼神”的风俗可见一斑。“风水”给香港的酒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增加了一个有趣的谈资,背后亦真亦假的故事,捉摸不透,最为迷人。

在香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高度现代化与本土传统文化矛盾而又融洽地共存,年轻人的脚步永远匆忙,他们背后,建立起的是一座座高楼。但高楼并不是平白建起的,选址、内部装饰,往往都有“风水师”在背后指点,方能确保基业长存。香港人对传统的风水命理文化笃信非凡,很多人相信,香港之所以经济繁荣,乃是得益于香港的好风水:维多利亚港风平浪静,东西两边都有山脉阻挡,好像一个大的聚宝盆,香港的财气就是从这个聚宝盆而来。

而香港的酒店,自然也离不开风水。不少人称香港四季酒店风水极佳,三面临海,为聚财之所,酒店中遍布的流水装置,咖啡色色调、石砖装饰,则是为了符合“水为财”、“金生水”格局,颇受富豪们的喜爱。

香港半岛酒店也被认为风水很好,门前留出宽敞硕大的明堂以聚气旺财,门口的人工喷泉既可观赏旺财催财,而夜间暖色调的灯光设计,一看就显得生意红火。

仅一千多平方公里的香港,隔着维港,九龙、港岛两岸酒店争奇斗艳,而风景的主题,自然也离不开标志性的维多利亚港与香港细密而独特的天际线。

在一个个酒店的落地窗前,上演的是一场“香港折叠”。看到的,可能是太平山的夜色,也可能是维多利亚港的“幻彩咏香江”,可能看到的是江上邮轮来往,也可能是路上霓虹闪烁。

每一家酒店,都试图以窗为画布,描绘出最最华丽的香港,这是人们熟悉的香港,和没见过的风景,这些香港酒店,精心挑选出一个维度呈现给客人,当这些维度折叠在一起的时候,才真正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香港。

港味,每家酒店都有招牌

香港的美食,既有本土粤式的腊味、肠粉,也有深受西式文化影响的茶。每家香港酒店,都有独特的美食招牌,成为留客法宝。

英国的民谣是这样唱的:时钟敲响四下时,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意思是,有天大的事情,你也要等英国人喝完下午茶再说。香港半岛酒店的下午茶文化,可以追溯到1840年,一位爱好交际的女公爵,经常在下午4点,约朋友喝喝茶,吃吃点心,久而久之,下午茶成为了社交圈的风尚。

下午茶点心中,以司康饼最为特色,每天也仅700份,吃的时候,用刀将松饼切开,再涂上奶油和果酱,香甜滋味,佐上英式红茶,正好冲淡了腻。挚爱半岛酒店的张爱玲也是司康饼的“铁粉”,曾在《谈吃与画饼充饥》里,细致地写过这份美味:比蛋糕都细润,面粉颗粒小些,吃着更“面”些,但是轻清而不甜腻。

香港的文华东方酒店,10间餐饮中,有3间都是米其林,这在整个香港都无出其右。而最受人欢迎的,还是闻名全港的文华饼店,精美的甜品令人眼花缭乱,专属于面包房特有的香气,使得人们忍不住在这里驻足停留。在这里,你还能找到文华东方最初的logo模样。

而在文华厅吃一次早茶,则是许多港人每周的习惯之一。位于酒店25层的这家米其林星级粤式餐厅,琅亮漆包金吊灯、富有怀旧色彩的鸟笼装饰、丝制的原创绘画,一一诠释着老香港的风情。

Chapter 3

/

走上小径分叉的花园

当香港酒店在中西文化中寻找到一条港式文化的道路时,内地的酒店开始从城市走向山野,在古人的隐居中求索,也有循着独属于本土的文化,用跨界实现旧文化的新生。

共饮着同样江河湖水的香港与内地,有过长时间的隔阂与割裂,而埋藏在血脉之中的相似却是无法被忽视的。高铁直通九龙,港珠澳大桥九年建造终于通车一一打破了横亘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墙”。

内地与香港的酒店,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在小径分叉的花园,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沿途的风景自然不同,而最终要到达的目的地却是相同——以服务为内核。香港走得快些,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而内地走得慢些,但总能走到,正如《基督山伯爵》最后所说,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Booking

《传奇"大洲际",香港洲际酒店计划闭店翻新》来源:TravelNews商旅资讯

《这家香港酒店的故事,如红酒一般,越久越醇》来源:半岛便利店

《住过香港半岛酒店,你才知道为什么郭富城只敢在这摆10桌?》来源:商务范

《缱绻灯光下,超越半世纪的风华已成典范 |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来源:张朴好时光

《演完了,为何贺涵没住四季、半岛而偏偏爱住洲际?》来源:匙叉旅行指南

《入行42年家里三代都从事酒店业 他从不对客人Say No》来源:香港职场创业 · 酒店故事专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非迈点网立场】

往期寻礼

VOL. 17 海拔1722.5米,我找到了一家让“杭州速度”慢下来的酒店

100万精英人群关注的商业空间产经研究资讯媒体

http://www.meadin.com

微博| @迈点

迈点旗下公众号| 迈点空间租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