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勇斌教授了解到这些状况后,跟我开了一些对症的药物的同时,介绍我去人民医院疼痛科进行改善疼痛治疗。鉴于我保肛要求强烈,医生推荐我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I科,找童仕伦主任和郑勇斌教授进行诊治。

本周是第25个全国预防肿瘤宣传周。按总人口推算,湖北每年新发恶性肿瘤16.8万,肿瘤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抗癌路上,你我同赢。今天,我们跟大家分享一位直肠癌患者423天的抗癌心路。

从曾被判定一辈子要背“粪袋子”,到康复甚至重新找回“性福”——抗癌路上,他与医生,如何一路走来、携手同赢

我叫高滨

是一个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热爱生活的人

妻子温柔贤惠

女儿聪明可爱

家庭幸福美满

就在生活无限美好的时候

老天爷却跟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本以为普通痔疮

检查却是直肠癌

2018年1月17号,我忽然感觉下腹胀痛,并且大便频繁,便中带血。

当时大意了,以为就是普通的痔疮,就在家自行用药了几天,不想症状没有改善,却反而越来越严重。

料想情况不对,就立即自行去医院做肠镜检查。当检查人员询问我家属在哪里的时候,我顿时就预感,情况可能不妙,胸口就像压了块大石头,喘不过气。

随后医生在患处抽出标本进行活检。在等待结果的日子里,我非常恐惧,脑子里都是直肠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这些,不停地猜测,甚至晚上睡觉不敢闭眼,怕再也不能醒来。

最终结果出来了,就是直肠癌。

2

调整心态

慕名求诊

在得知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我反倒变得异常冷静。家人以及朋友们帮忙查询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种直肠癌方面的书籍。

慢慢地我了解到,这个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积极配合治疗,生存期还是很长的;治疗的同时也要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好心态。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内心强大,做一名生活的强者。

之后,我到武汉市某医院进行指诊检查,医生发现肿瘤位置离肛门很近。他告诉我这种情况下实施手术,将无法保留肛门,意味着将终身使用人工造口排便,说通俗点就是一辈子背“粪袋子

听到这个消息,我又一次陷入绝望——如果终身使用造口排便,将是怎样的一个生活状态?不敢去想象

3

慕名来到人民医院

绝望之中看到希望

鉴于我保肛要求强烈,医生推荐我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I科,找童仕伦主任和郑勇斌教授进行诊治。

据他介绍,人民医院在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领域,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水平可能有办法实施我的低位保肛手术,此时又让我看到了希望。

随后我来到省人民医院胃肠外I科,找到童主任后,他和郑勇斌教授给我诊治。

初次见到郑教授时,他身穿白大褂,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而且说话很有亲和力,让我感觉很踏实,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郑教授仔细指诊后,跟我详细的说明了我的病情。因目前肿瘤较大,应立刻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改道、还纳两次手术)

但是肿瘤位置很低,距离肛门口只有5厘米。如果现在进行手术,因盆腔较窄,很有可能保不住肛门,即改道后无法还回。他建议我先做放化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直肠癌根治术

4

肿瘤治疗后手术成功

顽强与病魔持续斗争

郑勇斌教授耐心的介绍、专业的强大,让我相信,这就是我在绝望中的希望。我同意郑教授帮我制定的治疗方案。

郑勇斌教授介绍我找人民医院肿瘤II科戈伟教授。2018年1月20日,我的肿瘤治疗正式开始了。

戈伟教授团队对我进行了精心治疗,期间我经过了28次放疗和3次化疗。当我再次回到郑教授科室进行检查时,检查结果显示:已经达到了手术指标。

2018年5月11日,郑勇斌教授主刀,带领他的团队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奋战,终于手术非常成功。感恩!

在胃肠外I科术后快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术后第二天我就坚持下床,提早进行恢复训练。由于恢复状况良好,10天后我就出院回家了。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还是蛮坚强的。在此也希望各位病友,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也要发自内心的坚强起来,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畏惧癌症,只要顽强的与它作斗争,才有可能战胜病魔。

5

专业护理减轻痛苦

造口还纳顺利进行

后续我定期到郑勇斌教授门诊复查的过程中,发现由于我们自己没有护理经验,身上的人工造瘘口经常会溃烂,郑教授带着我找人民医院胃肠外Ι科刘樱护士长求助。

经过刘护士长的护理团队专业的护理,耐心的指导,关切的回访,大大的减轻了因造口护理不善带来的痛苦,让我有了归属感,真是广大病友的福音。

在进行造口纳术前,为防止肿瘤复发,我又做了3次化疗。在郑教授和他的团队医生曹峰瑜医生的细致指导下,我的造口处状况恢复良好,可以较预计时间提前行造口还纳术。

2018年10月18日,我进行了还纳术,历时1.5小时,手术同样非常顺利。再次感恩!

6

漫长的康复之路

阳光总在风雨后

当然,放化疗、药物、以及术后对身体一些预知的伤害还是有的,比如性功能、胃肠部位糜烂、肠道功能、刀口愈合、排便、神经疼痛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良症状,只能后期慢慢调理,不能操之过急。

郑勇斌教授了解到这些状况后,跟我开了一些对症的药物的同时,介绍我去人民医院疼痛科进行改善疼痛治疗。

我于是来到人民医院东院区疼痛科找到贾一凡医生,先后接受了三氧自体血免疫疗法、臭氧灌肠、臭氧油局部涂抹溃疡面,以及奇神经射频治疗。经过了这样一系列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后,我逐步迈向康复。

2019年2月22日,经再次的肠镜检查,发现肠管所有糜烂灶全好了,大便次数也控制在承受范围内,肛周溃疡也好了。最神奇的是,性功能也奇迹般的恢复了,重拾“性福”生活!

这真是我的意外之喜!

7

心怀感恩

继续前行

在此,再次感谢!感恩!

感激胃肠外I科的童仕伦主任,郑勇斌教授和曹医生及所有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救治,感恩这支一流的团队!没有你们高超的医术和细致入微的医治,就没有我即将康复的今天。真诚的谢谢你们,希望你们为更多的病友带去福音!同时感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最后,希望我分享的就医经历,能鼓励广大病友更加积极、乐观、坚强的面对疾病。愿病友们能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谢谢。

即将康复的直肠癌患者:高滨

2019.03.26

感恩在心 感谢有你

童仕伦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胃肠外Ⅰ科主任、普外科副主任。

胃肠道肿瘤的各种手术及综合治疗,在腹外疝的无张力修补、腹 壁疾病的诊疗;痔疮、肛肠疾病的新手术治疗方面均有独到之处。

科研成果:

主持、指导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和实验。发表临床论 文数十篇,参编著作多部。

星期三下午

郑勇斌

医学博士、University of Kentucky访问学者,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巧精湛。擅长胃肠道肿瘤的微创及规范治疗,精通标准的胃癌根治术,胃GIST的常规和腹腔镜手术,双镜联合小胃癌和微小胃癌的微创手术,常规和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根治术等,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规范化、条理化的胃肠道肿瘤2D与3D腹腔镜下根治术的操作流程与协作团队等

近年来,创建了牵开式PPH手术方式;开展了Ta-TME手术和ISR+Ta-TME在低位与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在超低位直肠癌极限保肛手术与盆腔自主神经的保留研究中取得了较多的经验与成果。

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

星期三上午

戈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兼肿瘤Ⅱ科副主任

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对积液、恶性胸腔肺癌、恶性淋巴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妇科肿瘤、食道癌、胃及大肠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软组织肿瘤等治疗的优化有独到见解。精通各种放疗技术,尤其是三精放疗。肿瘤靶向治疗;肿瘤微循环镜与放射治疗;肿瘤综合诊治。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2个;国家癌症基金2个;中华医学会国际交流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和武汉市科技局重点攻关项目各1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奖1项;主编专著6部;参编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6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3篇。

星期一上午,星期二下午(知名专家门诊)

贾一帆

疼痛科

从事临床麻醉及教学工作近20年, 在临床麻醉、围术期管理及特殊病人的处理及疼痛治疗方面均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创伤病人急救和麻醉、围术期重要脏器的保护、困难气道处理有较深入的研究。对脑外、心胸外科手术麻醉亦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疼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

科研成果:

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国家及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数项,参编著作1部。在全国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2篇。

疼痛专病门诊时间:

周一、周三上午(主院区),周五上午(东院区)

制 作:龚雨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