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书坛,群英荟萃。但有这么一类人,在书法上不仅体现出较为深厚的传统功力,同时又表现出多样的创造性,堪称民国中后期书坛的中间力量。

  有人认为“当代草圣”的桂冠应该落在他的身上。“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先暂且不论“当代草圣”这个话题,只为喜欢书法而去研究他的书法成就。

  ▲《秋瑾墓志铭》

  ▲《秋瑾墓志铭局部》

  从于右任先生的《秋瑾墓志铭》中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北碑的痕迹。于右任早年工行楷,临学王羲之《十七帖》,后来致力于碑志的研究。

  ▲行书盘错呕歌联

  “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他将北碑的方拙粗犷书意糅合了元氏墓志的圆熟,渐成布局清朗、结构奇正相生、亦碑亦帖的楷体风貌。

  ▲行草李白扶风豪士歌

  1927年前后,于右任先生开始研究草书,1932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了标准草书社。去台后,于右任在碑学传统和标准草书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寻帖与学的契合点,着意于标准草书形式美的再创造。

  ▲行书子超老弟轴

  于右任的草书在结字上追求简净、险奇,以碑骨帖魂展现“威而不猛”的精神气度,形成了有别于今草、狂草和章草的自家草书风范。

  ▲赠云林先生草书轴

  ▲赠启光先生草书轴

  您感觉于右任的书法如何呢?个人认为他和林散之的草书各有千秋,只是呈现出不同的风范而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