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免费看病、“县院帮乡院、一科带一院”让优质资源真正下沉、开始“夜查房”24小时服务患者……不久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走基层采访团走进晋中,挖掘医改带来的喜人变化,体会群众因医改而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介休:免费看病兜底贫困人口健康保障

“住院那么多天,一分钱费用都没有掏。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啊!”介休市龙凤镇龙头村的温广弟是一名特困老人。去年,她她出门不慎摔倒,导致右大腿骨折。一想到每天上百元、上千元的医药费、治疗费,她选择了放弃治疗。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介休市人民医院负责人听说了她的情况,立即安排人带她住院。随后,温广弟接受了先进的微创PFNA内固定术治疗。一直到出院,她一分钱的费用都没有掏。

“如果不是这项政策出台,这些贫困患者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县级人民医院作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一道防线,我们必须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当做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去守护。”介休市人民医院院长樊金荣介休。

介休市去年在全省率先提出“贫困人口免费看病”。2017年5月,介休市委、市政府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健康医疗水平,在大力支持人民医院改造扩建,购置先进医疗器械的同时,针对有病看不起的相对贫困人口,出台了《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贫困人口实施医保报销后,个人承担费用由介休市财政与人民医院各承担百分之五十。

贫困人员由介休市扶贫办认定的贫穷人口,或介休市民政局认定的低保户和五保户。只要贫困人员拿上就诊卡、医保卡和身份证就可以到介休市人民医院享受免费医疗,还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截止到今年6月,共收治贫困患者1345名。为近百名患有大病、重病的贫困患者置入心脏支架、安放了起搏器、更换了关节或椎间盘,无一例转诊。”10月27日,樊金荣介绍。

祁县:优质资源下沉造福基层群众

62岁的患者钱庆华,是祁县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今年年初,因下腹部憋胀疼痛住进了峪口乡卫生院,经初步诊断为左腹股沟疝。按以往惯例,做手术得去县人民医院,但这次医疗集团的副理事长、县医院的副院长、副主任医师段启林来到峪口乡卫生院为患者顺利实施了手术。“通过优质资源下沉让专家真正流动起来,下沉到位,让基层的老百姓就医更便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段启林说。

钱庆华不仅免去了路途奔波之苦,还享受到了更高的医保报销比例。“在镇里住院报销85%,比在县里高10个点,我还享受了健康扶贫政策,做手术应该花3700多元,我才出了140元。”钱庆华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了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变“病人跑”为“医生和技术跑”,祁县出台了《医疗集团进一步推进优质资源下沉的实施方案》,实行“县院帮乡院、一科带一院”,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帮扶指导。设立了7个专家工作室,服务偏远地区百姓。制定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流程图、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等,确定了11个专业,91个病种数。目前,符合该县实际的人员流动、资源下沉机制初步成形;组建巡回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下乡服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短短一年时间,祁县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取得了实打实的成效。独具特色的“祁县路径”,吸引了来自全国的目光,山西、海南等地多个县、市纷纷前来“取经”,省、市卫生部门也对祁县给予充分的肯定与褒奖。

榆社:“夜查房”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这位患者的情况怎么样?”护士长李瑜询问。“用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责任护士李丽回答。21时,记者在榆社县人民医院见到了这里的“夜查房”。

按照“双向交流”的要求,晋中一院医疗集团选派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专家名医深入榆社县医疗集团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组织榆社县医疗集团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到晋中一院医疗集团进修、轮训,通过“团队对团队”“科室对科室”“学科共建”的方式,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和临床一线医生到三级医疗机构进行培训,全面提升榆社县医疗集团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在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帮扶下,我们医院开始了‘夜查房’制度。”榆社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院长赵俊平说,每天21时开始,10个科室的护士长轮流带班查房。值班护士长每到一个科室,首先检查护士们的仪表是否规范,随后了解该科室的住院患者有无危重情况,抢救设施是否就绪,安全通道是否畅通等。通常情况下,23时以后“夜查房”才结束。次日早上,还要把当晚的情况在“护士长交流群”里逐一介绍。

“这个‘夜查房’制度真不赖,早上有医生查房,晚上有护士长查房,有点不舒服能够随时反映!”西马乡田家沟村的患者常振清笑着说。

针对妇产科病源外流严重的现状,该院聘请晋中一院妇产科孔卫京主任和资深助产士赵峰长期帮扶;聘请晋中一院呼吸科主任刘建国、肾内科主任杨芸芳辅助对新成立的呼吸内科及心肾内科完善学科建设;聘请晋中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宁援援和儿科护士赵莹对薄弱科室耳鼻喉科及儿科新生儿病房进行技术指导,都收到较好效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