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还没关注广东卫生在线的小伙伴们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6月6日

广东启动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

近半年过去

“登峰计划”进展如何?

广东卫生在线今天与你抢先看

▲会议现场

11月20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巡视员刘冠贤主持召开高水平医院实施“登峰计划”专题会议,听取第一批9家“登峰医院”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深入推进“登峰计划”实施工作。

刘冠贤巡视员充分肯定了“登峰计划”取得的阶段性进展。他指出,实施“登峰计划”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是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推动若干家高水平医院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医院,有效解决我省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升粤东西北地区解决疑难复杂重症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从而实现全省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的重要举措。 他强调, “人才、学科、平台、技术是推进‘登峰计划’的四个核心要素, 各建设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党的建设,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去认识和实施‘登峰计划’。”

▲刘冠贤巡视员讲话

如何有效推进“登峰计划”?

刘冠贤巡视员给出5大招

第一招:提高政治站位 认识“登峰计划”

刘冠贤巡视员强调,各重点建设医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高水平建设“登峰计划”的意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广东正以更大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各建设单位要提高认识,加强党的建设,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去认识和实施‘登峰计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登峰计划’工作落到实处,保障老百姓的健康。”

第二招:灵活运用人才、学科、平台、技术核心四要素

“很多医院都成立了‘登峰计划’领导小组,这个举措非常好,我们就是要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全院上下行动起来。”

刘冠贤巡视员指出,各建设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依照具体建设方案,认真落实各项建设任务要求,立足自身条件和区域定位,明确年度建设目标和任务;要进一步在政策与人才引进等方面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实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人才、学科、平台、技术是推进‘登峰计划’的核心要素,希望各建设单位在工作过程、决策过程中,牢牢运用好这核心四要素。”

刘冠贤巡视员要求,各建设单位要通过“登峰计划”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解决粤东西北地区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第三招:对照方案 统筹推进

刘冠贤巡视员希望,各建设单位对照自己的设计发展方案,统筹推进“登峰计划”各项工作,“各家建设单位 要科学规范安排使用财政资金,细化财政资金预算的安排使用,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四招:加强绩效评估

刘冠贤巡视员强调,各登峰医院要加强绩效评价。 “ 定期进行阶段性分析,要对照设定的目标,体现实效,不要纸上谈兵。 工作在于平时,希望各家单位能够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省卫健委将会同省有关部门在2020年对“登峰计划”建设成效进行中期评估,2022年开展总体建设评价。

第五招:加强信息报送

刘冠贤巡视员指出,各建设单位要加强“登峰计划”推进工作的信息报送。“ 每个建设单位要每月准确及时客观报送建设情况,省卫健委将定期向省政府报送专题报告。信息报送工作及时的,说明有底气,做了工作。”

▲会议现场

会上,9家第一批“登峰医院”围绕发展前沿医疗技术、科研平台建设、医学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方面,汇报了实施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工作进展情况。

首批9家高水平医院

推进“登峰计划”情况抢先看

“登峰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陈旻湖介绍,该院高度重视“登峰计划”建设工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院长任组长,设立了医疗、科研、人才、医学装备、预算等工作小组。在建设任务执行情况方面,推进建设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完成 消化道肿瘤研究中心、干细胞研究中心、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基因组学实验平台、蛋白质组学实验平台、代谢组学实验平台、免疫组学实验平台、细胞形态学研究平台、模式动物中心和大数据中心10个中心宏观设计方案;初步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人类遗传资源中心,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高地,提升疑难重症诊治能力,实现医疗技术创新,致力于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占领医疗科学高地;邀请复旦大学医管所对医院30个学科进行学科评估,凝练方向、找准定位;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于11月12日启用,启动“2030”临床研究计划。

▲陈旻湖副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介绍,自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工作启动以来,该院按照医疗、科研、人才、学科及人才建设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和任务台账,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提升疑难病症精准检测能力,与相关单位签订关于DNA检测战略合作协议,研究制定精准肿瘤诊疗中心可行性方案,整合消化科、 普外科、肿瘤科、神经外科学科优势,打造以消化系统肿瘤、神经系统肿瘤为品牌的多学科精准诊疗平台、病理检测平台,在精准医学装备、肿瘤大数据平台搭建、医联体建设、临床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在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方面,扎实推进慢性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建设;临床研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投入近5000万元推进医院集中生物样本库的建设,建设完成后的生物样本库能储存1200万份生物样本,预计2019年8月投入使用。

▲李文源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介绍,省医将重点投入和支持高水平团队引育、高水平平台建设和高水平科研项目三方面建设,以“强心、健肺、壮肾、敬老(指省医传统优势学科心血管病、肺癌、肾脏病学和老年医学)”为先行军,同时夯实病理、影像、麻醉、护理等支撑性学科的基础,借助国际前沿力量,打造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科团队,攀登医学和科学高峰。

实施“登峰计划”以来,为大力培养或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高素质人才团队,该院专门设立“1234计划”,旨在通过五年时间完成培养或引进1名院士、2名长江学者、3名千人计划专家、4名国家杰青等。2018年建设目标为引进1名千人计划专家,现该专家已获中组部批准并进阶段。在科研平台体系建设阶段性进展方面,平洲科研实验平台基地建设作为“三重一大”项目已经完成立项;重大科研项目立项已于8月启动申报,截至8月28日受理了46项,每项目拟资助500-1000万元,预计投入经费1亿元。在专科建设阶段性进展方面,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该院邀请复旦大学医管所专家对20个登峰建设专科技术能力现状进行评估,提出优化资源配置、专科分类发展的相关建议,正视不足,提出思路,有利于后续目的明确地发展与持续改进。

“未来几年,我们还将陆续组建10~15个院士工作站,组成院士群体;同时,从国内外引进5~8个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团队,组成实施“登峰计划”的排头兵和先锋队。”余学清说。省医还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医学战略性合作,聚合三地最优质的学术资源,优势互补,并以“登峰计划”为契机,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医疗高地。

▲余学清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介绍,该院结合医院建设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提升项目,于2018年5月8日成立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和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项目联合领导小组,医院配套项目运作经费,设专项支出账户。在人才引进及培养项目实施方面,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2018年医院建立院士工作站4个,引进肝胆、消化、妇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个领域的院士,目前医院共有院士工作站5个,初步形成院士工作站规模。在重点建设任务开展方面,医院于2018年8月正式启动申报呼吸国家医院中心工作。在开展前沿医疗技术方面,开展了国际首次报道自主麻醉下胸腔镜气管和隆突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年内成功实施心肺联合移植手术8例,数量和质量排国内首位(省内器官移植唯一排全国首位)。

▲黎毅敏书记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介绍,该院根据目标责任书要求,切实推进“登峰计划”各项工作。在推动区域诊疗中心建设方面, 脑病科、肾病科、肺病科、外科、皮肤科、急诊科(含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成为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在提升急危重复杂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方面,心血管科、肾病科正式入选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启动了34个优势病种建设,诊疗优势逐步显现。在推动重点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启动粤港澳中医药创新中心和广东国际传统医学临床指南研究院建设,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二期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I期临床研究室升级改造并通过现场项目核查。在推动中医药科技创新方面,实施干细胞联合中医药临床研究项目,围绕“登峰计划”科技创新重点任务,设立医院科学研究专项,启动中医湿证研究专项申报工作。

▲卢传坚副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登峰培育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邱晨介绍,该院从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聚集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六个方面完善了“登峰计划”建设方案;确立了重点打造的五个学科: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脏及血管、肿瘤病以及内分泌学科;成立了全体院领导班子组成的“登峰计划”领导小组,将医院“登峰计划”建设科学对照国家重点学科评比标准进行了自评,制定了完善的“登峰计划”建设预算方案,制定了人才引进、资金使用和科研培训等相关政策。

▲邱晨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介绍,医院已引入香港大学优势学科,优先打造六大中心:感染性疾病综合诊疗中心、生殖医学及产前诊断中心、骨科与创伤中心、肿瘤综合治疗中心、心血管治疗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该院将引入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及对应的分科学院培训体系,落地港大深圳医院作为合作平台及培训基地,建立与国际标准对接、被国际认可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从深圳辐射大湾区以至全省。

▲李咏梅副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谭学瑞介绍了该院在实施“登峰计划”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启动建立精准医学研究与转化平台、肿瘤精准放射治疗研究与转化平台,完成招标建设临床研究中心,启动建设群体遗传学研究与临床转化基地、临床药理转化研究中心。医院大力引进人才,今年10月引进了周宏灏院士团队、金明院士团队。

▲谭学瑞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明意介绍,该院完善组织机构及制度管理,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登峰计划”工作推进事宜。完善经费预算管理,最大限度发挥经费效益和使用效率,规范和加强 “登峰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在加快推进学科及高水平技术团队建设方面,该院推进学科能力提升计划,对35个学科摸底调查,邀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专家为学科把脉,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为解决湛江地区粤西人才引进困难,该院出台《“登峰学者计划”管理办 法》,计划用五年时间内培外引100名左右的高水平登峰学者人才,引领医院“登峰计划”各项目标顺利实现。在平台建设方面,医院已经完成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建设工作,该病房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干细胞研究和精准医学两个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在医联体专科联盟体系建设方面,该院在原有的医联体基础上,继续深化探索紧密型医联体专科联盟合作新模式。目前,医联体成员单位共有25家,并建立了胸痛联盟、不孕不育医疗联盟、重症医学联盟、肾脏病联盟等专科联盟。

▲ 李明意院长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采写|秦 璐

编辑|Henin 责编|黎晓心

摄影|小覃、省计生宣教中心

通讯员|粤卫信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