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陶华碧再次刷屏互联网,一次采访对于老干妈是否会上市融资进行询问,而结果则是被老干妈再度派发“好人卡”。

而在采访中陶碧华的言论:“不要贷款,不要参股,不融资,不上市,这样子好,有多少钱就做多少”的言论一度也成为了广大网友的励志名言。也从正面的角度回应了因为深交所带队到老干妈调研所引起的上市猜想,对于上市来说,老干妈也是画上句号。

“老干妈”陶华碧的创业:

“老干妈”的真实姓名叫陶华碧,1947年出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偏远山区村庄。由于自身家庭贫穷,所以从小到大陶华碧没有上过一天的学,没有读过什么书。说来也是命运波折,在她20岁的时候嫁给了一位地质队员,但不幸的几年之后丈夫便生病去世了。自己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工、摆地摊。

两个孩子就是现在的李贵山和李妙行。拖家带口,就算是过上正常的生活也是困难的,自此陶华碧就给自己定下了艰苦奋斗的决心。

1989年陶华碧利用打工、摆地摊攒下来的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做起了冷面与凉粉的生意。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源,自己苦思琢磨。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之下,凉粉与冷面多是添加一些胡椒、味精、将有和小葱等。但是陶华碧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顾客,专门研制出了一种拌凉粉的麻辣酱作料。

实现了人生大逆转,麻辣酱作料!

命运的转折点就是为了迎合客户的口味而精心研制的麻辣酱。麻辣酱拌凉粉,迅速将生意变得十分兴隆。而在一天,陶华碧没有准备麻辣酱,可是令人奇怪的是,客人却得知没有麻辣酱的情况之下转身离开。

这种情况的存在让陶华碧陷入了深思,难道顾客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麻辣酱吗?

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潜心的改善麻辣酱的口味,让更多的顾客想用。而在当时,很多顾客吃完凉粉以后还会掏钱带一些麻辣酱回去吃。甚至有的顾客直接购买她的麻辣酱。

这让陶华碧越来越觉得,卖凉粉还不如直接卖麻辣酱,那么多的人喜欢吃她做的麻辣酱,市场肯定是广阔的。

“老干妈”开始实现工厂化

1996年,陶华碧决定办食品加工厂,主要生产麻辣酱,并且定名“老干妈麻辣酱”。自己没有上过学,也没有读过书,就连文字也不识多少。要说管理工厂内的工人,可以说是绝对的难度。

厂要办,生产也要抓紧,应该怎么弄呢?陶华碧只能是踏踏实实的干,苦活累活自己干,生产加工让工人们跟着自己干。

工厂化所生产的商品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就是销路。大批的麻辣酱被生产出来,但当地的凉粉店根本就消化不了。所以陶华碧就带着自己的产品进行一对一销售,商店、食堂进行推销。90年代对于各种各样的商品来说都是匮乏以及新奇的,很容易就接纳了“老干妈”。而“老干妈”也因此在贵阳站住了脚跟。

成功并非偶然,大儿子李贵山的全能相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说“老干妈”的成功是陶华碧一个人,我想这样的阐述并不对。大儿子李贵山当过兵,从部队转业到地质汽车队工作,得知母亲有难处以后便主动辞职去了母亲的公司。

而大儿子具有高中的文化水平,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知识分子了。而对于没有上过学的陶华碧来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该如何书写。每每遇到文件,只能是大儿子读出来,然后在相关位置上画个圆圈,然后交给母亲签字。

大儿子李贵山加盟以后,陶华碧开始让大儿子着手制定公司的管理制度。当然,就算是高中文化水平的大儿子李贵山,面对制度方面也是有所欠缺的。母子商议以后决定不能太过于死板,制度是制度,人间还是需要真情。所以,讲真情、“感情投资”成为了“老干妈”的亲情化管理的基础。

一点一滴,亲情至上。“老干妈”就这样从一个地摊小吃,做到了百亿身家。上天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没有什么事情、苦难是度不过去的,重要的是一颗前行的心。

不融资、不上市,有多少钱,干多少事。

我相信陶华碧如此言论是正面的,既不是上市不好,而是期望能够在生产“老干妈”以及系列产品的阶段不受到资本的影响,不做资本的游戏,真正的做好“麻辣酱”。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我国股票市场应当有着“老干妈”的一席之地,能够更好的丰富金融、股票市场,以及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优质投资标的需求。

我国股票市场依旧处于高速发展的道路之中,虽然没有达到美股、欧股一般的成熟地步,但是也会在未来成熟的道路上“狂奔”。现在的“老干妈”虽然拒绝上市,“有多少钱,干多少事”,但是在二十一世纪,金融业一定会是越来越成熟以及越来越丰富。

原来“老干妈”陶华碧所看到的股市并不是全然成熟的股票市场,存在着投机,存在着不理性。甚至包括现在“七亏二平一盈利”的比例盈亏也是存在,但对于实体经济来讲,股票市场是极大的支持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股票市场从直观来讲,虽然存在着震荡、波动,对于资本的形态也是有着一定的冲击,甚至对于企业的产品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股票市场所具有的市场抗风险属性,以及融资、扩大、再建设、宣传的能力是任何一个平台所达不到的效果,综合是利大于弊。

对于“老干妈”来说,虽然现在“不融资、不上市,有多少钱,干多少事”是好事,但是,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越来越成熟,“老干妈”上市,或许就在路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