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181123唐师曾:胡耀邦塑像揭幕

2018年11月18日,胡耀邦同志塑像在湖南省浏阳市揭幕。省委副书记乌兰,胡耀邦同志长子、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为塑像揭幕。来源:湖南在线

       2009年12月26日,湖南浏阳一中80周年校庆,趁机要给这3位名人立像,以期扩大影响,招更牛逼的学生。

该校出过3位名人:

第一位名人是该校的老校长胡国运,也是北大校长周其凤的老师。当年周其凤家贫退学,这位胡老校长穷追不舍到周家,恳请周家准其返校,胡国运愿意为周其凤掏学费,点水之恩,这才有了日后的周其凤。否则少一个院士,多一个农民。

       第二位是解放军开国上将、代总参谋长、北京军区司令、志愿军司令杨勇。红军“北上抗日”卓木雕分裂时,张国焘麾下李特跃马挺枪,挥盒子炮追赶毛泽东。杨勇挺身挡在毛泽东前面,隔开李特和毛泽东。开国后,杨勇出任北京军区司令。

       第三位是杨勇的表弟、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

此地还出过更牛逼的谭嗣同,只见主席台影影焯焯,有张谭嗣同的喷涂的巨幅牌位,但没见立像。

       问题就出在第三个塑像上,首先,新华社摄影部不同意派记者,理由是“胡耀邦不能发稿”。我说“发不发是党的事,拍不拍是我的事。”领导说:“你的事你就自己去呗,差旅费新华社不负担,也不许发稿。”我说我知道,我飞巴格达的机票新华社也没出,我拍了攒着写《史记》用!

       张国焘、杨勇、胡耀邦是亲表兄弟。湖南浏阳文家市铜钱湾村刘氏三姐妹,分别嫁给张国焘的爸爸、杨勇的爸爸、胡耀邦的爸爸。杨勇、胡耀邦

俩小孩都是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同学,里仁是名校,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我手里有两人上学时的留影。胡耀邦家在乡下,杨勇家在文家市城里。杨勇妈妈在文家市开了家饭馆,会做一种好吃的土鸡,毛泽东、谭政都特别喜欢,经常光顾。1927年*秋*收*起*义,9月文家市会*师,红1君1狮驻扎里仁学校。一天,杨勇、胡耀邦两位骑在墙头上听毛主席讲演,被伟大领袖一忽悠,跳墙逃学、成了红军。杨勇身高力大,喜欢武力解决,胡耀邦自幼聪明运筹帷幄,两个人互为拱卫、终其一生。

胡耀邦有两个胡姓儿子,胡德平、胡德华,都为人文弱。杨勇有三儿一女,杨小平、杨冀平、杨北北、杨京京,个个火爆脾气,酷似乃父,好替人出头。杨家三代脾气更暴,当年郭伯雄看上什刹海杨勇家院子,断水断电想赶走杨家,“杨三代”不畏强权,曾武力对峙。2009年12月,杨家长孙杨XX找到我,让我陪他回老家——给胡耀邦、杨勇塑像。

       我到后海找谨慎的杨勇二儿子杨冀平,冀平说:”飞机票我出,旅店我也出,就是不给你加班费。“为壮声势,还派他和长子杨小平的儿子“杨三代”随使,以壮军威。但“杨三代”现任我军险职,严禁上镜,害得我一路上不敢用广角,老得用长镜头把他甩出去。

       一到湖南,省湖南省委宣传部就有人找到我。说话很客气,说省委通知您,胡耀邦不许见报。我说我知道,我是来拍杨勇的,我都不知道胡耀邦是谁呀!

      12月26日,时任北大校长的周其凤、胡耀邦秘书,给胡耀邦塑像揭幕,雕像艺术质量不高,双眼上翻,不标明胡耀邦绝认不出是谁。但揭幕的周其凤的动作很大,有点大无畏的谭嗣同架势。我说校长大人很牛逼嘛!他使劲拍了拍我端相机的左胳膊,意思你也牛逼。我说,我牛逼我早就知道,您牛逼我刚知道。“杨三代”插话说,牛逼不分先后!

       次年4月10日,《人民日报》突然发表温家宝怀念胡耀邦的文章,新华社摄影部才想起发这张照片。

相关链接:

20100415唐师曾:北大校长周其凤,为胡耀邦塑像揭幕

浏阳一中“胡耀邦校友”像。 

我把杨勇长孙的脸涂黑了。唐师曾摄

掌中三只眼,胯下草泥马 。Thinkpad+Seagate,靠朋友走遍天下。

  看生活!放眼世界,目击大事。看穷人的面孔,和牛B者的姿态;看奇异的事物——机器、军队、群众、丛林和月球上的阴影;看人类的创造——绘画、雕塑、大厦、宫殿、城堡;看人类的贪婪和杀戮;看美丽的动物;看自然,看山上每一棵不同的树;看自然的反抗和报复;看灾难和战乱;看难以想像的危险;看男人所爱的女人和孩子。看!赏心悦目的看!看!惊愕赞叹地看!看,从看中得收益!

  我目睹一位“英雄”的崛起,我记录一个“国家”的灭亡……我是有历史感的摄影家,我是“语像”文学的发明人。

  想多远,走多远。Think & Walk。有见地、求实证,思行合一。

  我原创、我自主、我不可替代。我喜欢,我擅长,我以此为生。

  我自嘲、我自省、我自趣。我来了,我看见了,我赢了。

  一线耳目,二B喉舌,三陪服务,四海漫游。珠峰南极,火灾地震。洪水瘟疫,暴乱枪击。海湾战争,贫铀辐射。罹患骨穿,再障贫血。奄奄垂死,重度抑郁。颓龄戏笔,百疏一密。贬斥势利,尊崇三闾。只观风月,不知风雨。刺刺不休,沾沾自喜。忽庄忽谐,亦文亦史。普及常识,独立思想。述事言情,悲生悯死。繁琐冗长,见笑君子。失明膑脚,半聋昏聩。得成此书,乃天所假。卧榻沉思,瞑书然脂。痛哭古人,留赠来者。刻意伤春,贮泪盈把。国际视野,职业素养。亲临现场,是为“语像”。 

无计划、无腹稿,每天拍摄,即兴乱侃。短兵相接,随拍随说,是为“语像”。无立场、无判决、客观记录。漏洞百出,欢迎补漏。

科学的眼光,艺术的语言,讲人的故事。

作为新闻记者,我只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基本加工,简单处理后,以新闻的特点、速度即刻传播。不计时间成本地对某个问题深入研究,不是我的本职工作。

“唐师曾摄”、“老鸭摄”、“和平鸭摄”……为老鸭“语像”文学,版权、著作权归唐师曾。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属职务行为,使用须通过新华社摄影部 010 63072210.

欢迎通报新闻线索:  

[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