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周盘提梁壶

传说,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

弃官来到蜀山,闲居于蜀山脚下,每日喝茶品茗,

这般对茶的追求,是一般人所求得不来的。

爱茶爱到极致,便有了对于器具的更高追求,

喝茶这亲品的过程,似乎也潜移默化在为人做事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苏东坡便开始时,自己制那钟情的一壶,

你要知道这样的大文豪,自是对于自己心中的完美,有着不可泯灭的幻想。

经过的几个月的细作精雕,这茶壶成了,

东坡居士尤为的满意,

如自己所画之作的行云流水,淋漓的酣畅,

如自己笔下之诗,柔情豪壮的洒脱。

而提梁的名字,虽说是简单的二字,

但也将这壶形、壶韵一以概括。

细长的提梁,与壶身的重心垂直于一条垂线之上,

为的只是熬出茶香之时,提执省力,这便是提梁壶共通的点。

而你要说,有什么不同?

便是造壶的匠人,对于壶身喜好所造的百变,

石瓢壶的趣,仿古壶的韵,笑樱壶的意,掇只壶的润……

或更是这一方周盘壶之上藏着的方圆有度。

周盘之壶,表面圆通,但侧之,便是棱角的分明,

取之合一,将以人道,蕴藏其中,是它壶所不能比拟的异。

壶身虽说圆润,且不失刚劲的风姿,周盘之内更将太极充盈,

是外有形,而内意无穷,宽广的胸怀,任由茶水之间如波涛,

但我自巍然不懂声色,匠人再用砂纸,可刻刀一一入壶,

那刀刃之上与木的相触,便勾勒出一番劲道之中该有的妩媚之姿。

周盘与提梁二处合一,在线与点,点与面的纵横交汇之处,便可见岁月遗韵,

再将海黄的木色着以素面的淡然,这一壶便将是穿越千年器与木的对话。

盈盈手中梁,是看似轻巧的脆弱,但也却能盛以天地之间大道的重量,

是看似肃穆的一作,亲提,提得的也便是壶中茶香之色的斗转烟云,

是看似无趣的结合,就算不用,这壶若观,也便是神韵独到体味的心静。

有人钟爱于这一茶的木草清香,有人钟爱于这一壶之木的海黄降香。

别非为之,造它之人究竟何人,并非为之,这壶历史的时日长短。

有人钟爱于这一壶这些都不曾所求,只为求得的是这一物的样貌顺了自己的心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