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榜单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在具有产业化潜能的领域方面坚持科研使命的获奖人,也看到更多散布在海外顶尖学术机构的科学家们,用自身不改初心的坚持努力,取得了世界级标竿成就的科研成果,这其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获奖者,都取得了世界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与发现。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日前,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榜单在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正式揭晓。本年度,共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15位青年科技创新者入选,年龄最小的入选者仅仅28岁。

图片来源: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网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网介绍:“评选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捧已广为人知的明星,而是要让更多值得被看见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家,被更多人认识、理解、支持,进而得以聚集更多的能量,改变这个世界的未来。”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入选者均为35 岁以下最具有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2019年,中国榜单评选分为先锋者、远见者、发明家、人文关怀,高校入选的青年才俊主要集中在先锋者、发明家和人文关怀奖项。具体入选情况如下:

入选先锋者的高校青年科技创新者共有10位,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副教授方璐、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龚鸣、西湖大学研究员卢培龙、湖南大学教授刘渊、浙江大学研究员吴丹、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吴志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飞虎、中山大学教授谢曦、浙江大学研究员赵保丹、北京大学博士后朱诗优。其中,赵保丹研究员既是本年度年龄最小的高校入选者,同时也是本年度年龄最小的入选者之一,仅28岁。

入选发明家的高校青年科技创新者共有3位,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助理教授刘凯、西湖大学研究员周南嘉、浙江大学讲师张婷。

入选人文关怀者的高校青年科技创新者共有2位,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竹、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倪俊。

据高校科技进展(公众号:gxkjjz)统计,2019年入选中国榜单的35位入选者中,共有7位女科学家(占比20%),其中4位来自我国高校。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