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燃料电池产业链发展尚不完善,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均依赖进口,高成本成为氢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一大掣肘。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如何结合,如何突破技术壁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话语权﹐实现国产化是目前业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值此氢燃料电池导入汽车行业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国内氢燃料汽车及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健康发展,为业内提供最真实的行业信息,高工氢电举行“2018年氢燃料电池全国巡回调研活动”,走访国内主流的整车企业、电堆及动力系统企业、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企业。

继实地走访调研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武汉等多地区的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后,近日高工氢电调研团队走进上海地区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围绕产品技术及行业信息,与企业高层展开了深入沟通与交流。本次上海之行仍在持续进展中,本文先分享已经到访过的7家企业巡回简报:

1、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1月19日,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氢燃料电池系统企业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重塑”),与其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入了解。

据了解,上海重塑的氢燃料电池系统中,已有70%的核心零部件实现国产化,其中电堆产品由广东国鸿提供。截至目前为止,上海重塑与东风特专在中国市场投放了500多辆氢燃料汽车,500辆在上海、30辆在广东、20辆在湖北,而在双十一期间,为迎合物流运送高峰,上海重塑与京东合作在上海追加了50辆物流车投入运营。

相关负责人表示,氢能技术产业仍旧面临着成本较高的问题,实现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才能够真正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未来上海重塑亦将在这方面与相关合作商共同努力,协作开发更多产品从而实现国产化。

2、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

11月19日下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舜华”),与其加氢站装备事业部总经理宫振华进行深入交流。

上海舜华成立于2004年,是同济大学最早的一个校办企业,主营业务包含供氢系统及加氢设备研发销售、加氢站设计与工程技术服务、分布式能源动力装置的研发和系统集成等。先后参与设计建设了国内的安亭加氢站、上海世博加氢站、国鸿加氢站、大连加氢站等。同时旗下拥有三家控股子公司,分别是上海驿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云浮舜为氢能有限公司及上海舜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舜华加氢站装备事业部总经理宫振华提到,目前加氢站建设存在四大难点,一是审批流程不明确,二是氢气及加氢站属性定位不清晰,三是建设运营加氢站成本过高,四是后期运维缺少相应的检验手段。他提出,若想突破上述四大难点,首先应该向大众宣传普及氢气的安全问题,进而从设备和土地层面降低建设加氢站的总体成本,最后以合作开放的方式持续运营并完善加氢站产业。

3、上海瀚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11月20日上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上海瀚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瀚氢”),与其董事长刘彦杰博士展开深入交流。

刘博士原先是航天航空801研究所副所长,带领技术团队多年从事先进空间推进领域的技术研发,获得过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大量成果奖励。

2016年,刘博士辞去研究所的职位,创立了上海瀚氢,致力于氢能源储供氢系统总体技术及泵、阀、压力容器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同时刘博士深度剖析了目前氢能产业存在哪些痛点,未来上海瀚氢将基于航天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创新技术向业界提出更多车载氢系统创新解决方案。

4、上海小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11月20日下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上海小蓝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小蓝”),与其CEO李兴祥、COO杨田明展开深入交流。

上海小蓝最早接触氢能产业是在2015年,公司于2016年正式成立,专注于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电堆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在韩国设有研究所。目前主力产品为50KW以上的大功率金属双极板电堆。

据李兴祥介绍,上海小蓝的双极板寿命可达6000h以上,该数据是公司通过实际运营测试得来的。同时他表示,氢燃料电池产业处在发展初期,未来市场必将越做越大,作为参与当中的企业应该将注意力落在技术研发上,唯有当技术足够成熟,产品真正落到实处,才能最终实现商业化发展。

5、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11月21日上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下称“爱德曼”),与其董事长徐黎明、CEO龚靖展开深入交流。

2017年,爱德曼建成国内首条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产线,年产1500-2000个电堆。2018年5月,公司佛山市政府签订第二个燃料电池生产基地的投资协议,设备现已逐步进入厂房,即将投入生产。同年,爱德曼投资建设了浙江省首座液氢加氢站,目前正在进行审批。

龚靖认为,对于金属双极板而言,其工作效率的关键在于电堆系统中关键材料的匹配如MEA的软硬厚薄、电阻的大小、流道及骨架的设计、涂层的工艺水平等。在研发过程中,她意识到要想将电堆及金属双极板的效率发挥到极致,必须深刻理解整个燃料电池的设计理念进行垂直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思路再进行研发和生产。同时龚靖表示,国内氢燃料电池技术尚未成熟,整个产业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成长,从而逐步实现产业化、国产化、商业化的道路。

6、浙江汉丞科技有限公司

11月21日上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浙江汉丞科技有限公司,与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慧生、法人代表杨颖展开深入交流。

浙江汉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含氟材料的质子交换膜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其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慧生博士早期曾是知名质子交换膜厂家戈尔的技术主力。基于多年的研发经验及对质子交换膜的深刻理解,回国后便开始进行膜材料的研发与制作。

据了解,该公司可生产厚度为15微米的质子交换膜,其创新技术核心材料有三种,分别是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超薄高强纳米纤维微孔氟膜和超薄增强型复合氟膜,目前主要应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安全防护、密封、涂料、环保、防腐隐身及军工等领域。

7、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11月22日上午,高工氢电巡回团队走进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治臻”),与其总经理蓝树槐展开深入交流。

上海治臻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高性能低成本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批量化制造,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金属极板流场设计、精密成形、高速激光焊接、和高性能复合纳米涂层等先进工艺,形成了系统的金属极板制造技术。

据蓝树槐介绍,上海治臻核心研发团队多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研发早在2005便开始。目前年产能可达50万片,上汽是其最大的客户,其产品已在上汽的燃料电池车上应用。同时,上汽也是上海治臻的股东之一。

蓝树槐强调,对于金属双极板而言,目前其产品一致性、成型性及工艺精度是最大的难点。此外,由于市场上乘用车数量少,导致产品缺乏更多、更全面的实际应用数据可供分析,因此金属双极板的优化迭代需要一定的时间积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