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文山国际三七节将于11月28日正式开幕。27日晚,为了欢迎来自州内外的广大来宾、客商,组委会将在11月27日晚,七花广场举行一场主题为“三七花开的地方”(暂定)的迎宾晚会。

晚会的创意是什么?

将为广大来宾、客商展示什么呢?

关注《视听文山》的小伙伴们有福了

小编这就为你来一波大剧透!

提前预知后,也好在27晚去占个好位置!

节目创意

迎宾晚会力图以三七文化为主打,民族文化为辅助,结合文山州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以现代的艺术手段包装打造,多方位、多层面、多视觉,品味文山“听三七传说,品文山神韵”的优美意境,寻梦三七之乡,情醉多彩文山。

晚会共分为五个部分,时长约80分钟

《欢腾七乡》(开场舞)男女欢快群舞。

第一篇章《 三七源 》

1.《三七谣》(女声独唱)

三七有个遥远的传说,文山有个健康的祝愿。带有民族原生态的歌声,远远传来,回声荡漾,动与静的交替,虚以实的场景变化,带入三七之乡的田间地头,带到壮乡苗岭的边寨风情。

2.《牛头舞》(壮族,男生群舞)

在壮族人民心中,牛是勤劳、勇敢的象征,劳动之余,壮家汉子举起雄壮的牛角,伴随强劲有力的音乐,迈着坚韧的步伐,走在这片热土上,跳出壮家人的对生活的热情向往。

3.《倮韵》(彝族,女群舞)

在宫头高脚伞的庇护下,彝家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勇敢、质朴,始终传承着远古时代的舞蹈遗风和民族服饰。他们用独特的舞姿向大家诉说花倮人的丰收和喜悦。

第二篇章《三七情》

1.《三七花开红万家》(说唱)

以文山三七为主线,“三七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健康”为目标,街舞独特的表现形式,三七宝贝活波可爱的啦啦操,队形变化各异,造型独特新颖,金三七神韵无限,新文山精彩有约。

2.《苗山乐》(苗族,男女群舞)

在苗族村寨,家家户户都会有一台木质的纺织机,那是苗家女儿心灵手巧的见证。苗族咪啋很小的时候就会坐在妈妈身旁,看着妈妈认真执着布,久而久之,咪啋已慢慢长大,已经熟练掌握了纺织技艺,纺织机上密密麻麻的麻线在苗家咪啋纤细双手的波动下,犹如音乐的琴弦,弹奏出苗家人幸福生活的无限美好。

3.《坡芽情歌》(壮族,男女声对唱)

一个符号,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一首歌。柔情壮乡的田间地头到处歌声悠扬,如溪流般清澈柔美。壮家勒冒勒少们在讲述着壮家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与向往。

4.《顶家女》(傣族,女群舞)

在文山生活着傣族的一个支系——山傣,她们女子的帽如房子,被称为把家顶在头上的民族,傣家女儿不管走到哪里,家永远在头上,心永远在家里。表现出傣家人对亲情永恒的眷恋。

第三篇章《三七韵》

1.《三七花开幸福来》(男声独唱)

云南文山,三七花开的地方。走进文山,置身自然,文秀南国景,山载民族情。

2.《打靛》(瑶族,男群舞)

在瑶族村寨,世代相传着一种传统手工艺——打靛。瑶家汉子们手持藤棍,站上靛堂,用他们强劲有力的双臂,搅拌着蓝靛棵制成的染料给土布上色,劳作间隙,他们从靛堂里拿出染料,相互抹在脸上、抹在身上,抹出瑶家人的风采,抹出瑶家人的幸福快乐。

3.《三七花海》(壮族,女群舞、双人舞)

典雅而优美的舞姿,轻盈而流动的步伐,时而驻立凝望,时儿行云般流水,那一朵朵盛开的三七花,那一簇簇相拥的三七籽,是文山三七的立体山水画,动感田园诗,灵秀山水画卷,魅力三七之乡。

尾声:《筑梦七乡》(男女声四重唱)

《新时代·新文山》

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与成就,新时代新文山的崭新面貌,融入党和政府的战略大局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开拓进取、团结奋进、鼓足干劲、铸造辉煌。

舞台

舞台尺寸18X18m约324平米,舞台创意以三七红籽和三七叶为主,展现壮文化、苗文化元素,通过优美的变形和渐变色彩,展现文山“三七之乡”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本台:关韦伟 罗永伟

编辑:张海蓝 刘虹

制作:陆军 冯明兰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