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古镇,中国十大最美古城之一,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舞阳河畔。据史书记载: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因地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据之非常重要,故名。镇远古镇又被称为“东方威尼斯”,“苗疆古城”,“太极古镇”,其融汇了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闽粤文化、土著文化与城外文化,使镇远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社会的博物馆,被专家称为"世界文化保护圈",所以镇远有着一般古镇所不曾有的历史与文化,值得细细品味,这也是我喜欢镇远古镇的原因之一。

在石屏山上可以一览古镇的全景,远观就像一个太极八卦图,舞阳河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

清晨漫步舞阳河岸,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有如仙境般美丽,舞阳河水碧绿清澈,青瓦白墙封火墙,随水岸蜿蜒,时不时听到鸟儿在风中歌唱,非常清静惬意。

镇远是座历史悠久的苗乡古城,镇远虽不大,但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所以可以在镇远慢慢闲逛,去看看古码头,了解南方丝绸之路所经的地方,历史,走在磨滑的石板路上,感受历史的沧桑。

在贵阳开车所经过的地方很多都是木制建筑,而在这里却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白墙灰瓦,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极具韵律感。

镇远古城古巷道狭长幽深,其结构错综复杂,有石牌坊巷、四方井巷、复兴巷、仁寿巷、冲子巷、米码头巷、紫宝阁巷、陈家井巷。这些交叉衔连、互相达通的巷子,组成了镇远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脉。

这些有‘歪门邪道’之称的古巷子,巷中有巷、巷中有井、巷下有沟,巷对码头、巷通驿道、深宅大院。有北京胡同的幽静而无循规蹈矩的刻板;有江南巷子的水乡秀色,却又没有平坦无坡的布局;有重庆"山巷子"的风格,但又无城市喧闹的气氛。

十二条古巷中,交叉衔连、互相达通,凡开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门绝不会与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邪"(斜)道。老住户们说这"歪"与"斜"是遵从风水先生的说法:"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又能"财不露白"。

行走在这些曲折迷离的巷子中,如同捉迷藏一样,你不知道巷子通向哪里,所以我非常喜欢在这里漫无目的地行走,在这里兜来兜去,没有目的地,只是看看这种江南庭院的风貌,那些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花草鱼虫,大处则显出挥洒自如的豪放,它们都是明清时代"西南都会"人们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

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大块大块青条石门框,在这种地方拍照也很有历史沧桑感,在这里拍照是很不错的。

晒晒太阳,种种花草,养养鸟,你会发现巷子里的人过得非常舒适惬意,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吗?真的很想在这里呆上一段时间,让时间慢下来,寻找自我。

巷子里有很多茶馆,咖啡馆,客栈,走累了可以歇歇脚,喝杯咖啡读读书,巷子里小吃也很多,那个邓家百年豆腐更是不容错过,纯手工制作,嫩滑、爽口,香甜。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县城东端,是贵州境内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群落。青龙洞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

青龙洞建筑群由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香炉岩等九处景观组成,现留下来的有山门、正乙宫、吕祖殿、观音殿、斗姥宫、玉皇殿等7栋单体建筑。它既有园林韵味,又具寺院风格,宛如一组鬼斧神工的巨型浮雕,又像一幅淡抹素描的水墨画卷。

是中原建筑形制与贵州苗村侗寨吊脚楼、于栏式建筑的巧妙结合并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错杂而不乱,有层次而又各自独立,是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它与山西悬空寺、甘肃麦积山并称中国古代三大“空中建筑”。

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古建筑依山因地,巧夺天工,道、儒、佛三教合一,是中国不同宗教同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典范和楷模。

在顶楼更是可以俯瞰古城全景,这里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

镇远古镇的夜景更是迷人,不容错过,夜幕降临时,沿河两岸的当地人家,都会点亮灯笼,灯光装饰的亭台楼阁,倒映在河水中,如诗如画,幻彩迷人。

在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下,平静的舞阳河水波光粼粼,河面上倒映着的房屋垂柳变得异常美丽动人,镇远古城仿佛成了天上人间。

山,桥,亭台楼阁倒映在水中,山水相映,如梦如幻。

桥上不断变化的颜色五彩缤纷,山上的灯光闪烁如像萤火虫,镇远的夜是如此安静,又如此迷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