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进入到天守阁内部来看看。准确地说是大天守,因为还有几个小天守。天守阁有地上六层和地下一层,越往上,每层的面积越小。

许多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布在各层,比如宴会厅,会客厅,武器房,居所,洗衣房等,里面还有厕所,这比欧洲的城堡宫殿还要先进。

老式的天守都是没有电梯的,需要爬楼梯。

每层都有一些有关建筑和历史的陈列展览。

为了保护木板地面,参观天守阁不能穿鞋,每人发一个塑料袋,自己的鞋自己拎着。所以在日本参观古建筑的话,要事先检查一下自己的袜子是不是有洞。

换下来的瓦片,上面的图案像个蝴蝶,是城堡的主要建造者,池田辉政的徽章。

这个模型是昭和时代为了修复城堡而制作的1/20的模型。昭和大修复(1934-1964)是最彻底的一次,几乎将建筑全部拆除然后重新组装,对腐烂的木材进行了更换。日本人好像比较善于这样维修古建,因为他们神社的规矩就是每20年就要拆除重新组装一遍。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天守阁的内部几乎全部是靠木材做的建筑支撑。二战时,盟军未爆炸的燃烧弹让天守阁躲过一劫,否则的话,即使重建了也不会被评为世遗的。

大天守与几个小天守之间的位置关系。

每一层都有简介,现在是第二层。

这是二层的一处破风。破风是日本建筑的一个名词,比较复杂,这里不想说了,简单理解为一个类似中国建筑山墙的东西就好了。

这里的窗户叫出格子窗,不仅为了美观,还有军事防御功能,据说可以往下投石。武器库也在这层。

从破风的窗口向外看。

继续往上。

天守阁的主要支撑是东西两大柱,这是西大柱。昭和维修那次,西大柱被彻底更换掉了。

越往上爬,楼梯也越狭窄。

现在到了最高层,第六层。

这是六层的一个神坛,也是与传说有关。据说江户时代,天守阁很少有人出入,有个妖怪就住了进来,经常化装成狐狸或老妇人出没。这个神坛可能就与那个妖怪有关。

从天守阁最高层看姬路市区,下方的很多区域过去都曾是姬路城内,现在已经被新建筑取代了。

下面的大平台。

一个“鯱”。

火车站的方向。

又一处破风

下楼。

这是东大柱,直径将近一米。昭和大修复时只是更换了下方的一部分,大部分还是最初的状态。

最后看一下,天守内的一个厕所,当然,现在是不能使用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