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江津”是由重庆江津区区委宣传部和区委网信办指导,江津网负责运营的一款客户端。作为全国唯一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资质的区县APP,“最江津”有哪些独到之处?APP日均点赞量达2000+,是什么让江津人民觉得这儿的新闻大餐最“巴适”?1内容为王 新闻政务生活三足鼎立打造权威的新闻平台。“最江津”综合江津网、江津日报、江津电视台主流媒体本地时事、民生热点图文、视频,精选江津原创新闻和江津各大微信公众号每日微信,对特别重大的新闻实行24小时实时发送。目前“最江津”已集成近6年滨江之夏、近6年江津两会、近7年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等250余个专题,收录了300余小时全程活动视频,180余场访谈节目。2016年,“最江津”发挥技术优势,在重庆区县客户端中创新开展视频直播活动。目前,最江津”已直播61场大型活动,平均每次直播有40万人次浏览观看。打造高效的问政平台。依托江津网已有六年历史的“网络问政”平台,我们在“最江津”上开设“问政”板块,搭建纳民意解民忧的“手机版”快捷通道。工作人员点对点转交网民诉求,相关单位在线为百姓解答。“最江津”每月通过《问政平台月报》公布诉求解决情况,派出记者对网友关注的热点舆情和能解决而拖着不解决的网民诉求跟踪调查,目前“问政调查”已做了222期,是网友心中的“网络630”。截至目前,部门回复率超过90%,共解决群众投诉事件5885件,解答网友提问3448个,畅通了政府与网民互动沟通的桥梁。打造便捷的服务平台。“最江津”发挥自身区域性优势,结合本土特征,让用户可在客户端上免费上传房屋租售、江津美食、人才招聘、 餐饮预订、二手市场等信息。目前,平台上相关信息已达6万余条,形成了深度的服务体系,让用户的生活与各方面服务信息得以无缝衔接。2开发“爆款” 增强互动提升人气自主研发“扫码签到”会议系统。我们自主研发了二维码会议签到系统,预先通过移动网络技术生成二维码,参会者签到时只需使用“最江津”“扫一扫”功能识别扫描,系统就会快速识别记录参会人员信息,实现智能签到。参会者签到后即可查看会务相关信息,还可记录笔记、交流反馈、下载材料等,极大方便办会者和参会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支出。定期研发新媒体产品。9月20日,“最江津”APP首款小游戏“网络中国节·中秋·火箭兔游津”于中秋节期间上线,该游戏以简单的操作方式带领网友游览江津景色,参与人数达1.07万,评论量达226条,点赞量达320个。重阳节来临之际,“最江津”APP策划了“陪着爸妈上头条”活动,发动网友登录“最江津”活动页面上传自己与家人的合影。活动进行仅一天时间,页面浏览量达3.2万余次,共提交作品100余件,获得6500余人次的点赞,社会反响良好。3多维推介 形成推广应用和发展用户的合力今年以来“最江津”累计开展了20余场线上活动,首页每月开展一次有奖话题活动,津友圈每月开展1个主题活动、1次培训、1次线下推介,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净增粉丝5万余人。线上策划,互动活动聚集人气。我们专门组建了策划团队,每月定期策划线上线下活动,通过活动积聚人气发展粉丝。6月4日,我们联合区纪委依托“最江津”APP组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学习竞赛活动,全区193个单位组团共计13151人参与学习,平台页面总浏览量达125万人次。10月29日,区纪委、组织部联合举办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竞赛活动,“最江津”APP同样作为唯一入口。在本次活动中全区169个单位组团参与,有共计12193人参与学习。线下推介,精准培养忠实粉丝。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多方式培训,利用区内大型活动、“赶场日”、院坝会进行推介,邀请镇街、部门舆情管理员、通讯员等人员走进江津网。今年10月我们还分别走进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重庆电讯职业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地推活动,向在津高校学子推介“最江津”APP,积极发动高校师生参与“重庆市首届青年网络主播大赛”和“江津区短视频大赛”,得到师生积极响应;“最江津”运营人员还走进单位企业,对内容生产、发帖、舆情回复等进行培训,现场演示“最江津”的用法,手把手帮助市民下载注册,让江津市民随处可见“最江津”的影子。✿本文 信息来自传播君约访,作者涂普健系江津区网络传媒中心主任、江津网总编辑。✿投稿 [email protected]✿征订 《网络传播》杂志邮发代号:80-199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