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掌上乳山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诸往镇于家圈村的德玉猕猴桃生态园,见到了一种长相不一般的猕猴桃:个头小巧、鲜翠欲滴,一副青枣模样儿。将其切开,果肉形态却和普通猕猴桃无异。

“这是我们引进、培育的新品种——德玉一号,是软枣猕猴桃的一种,口感和营养方面都比普通猕猴桃好,特别是VC含量,是普通猕猴桃的3~5倍。”德玉猕猴桃生态园园主于卫东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起来,“今年国庆节期间,就有不少外地客户来我们生态园进行考察、采摘,基本每天都能接待30人左右。”于家圈村的软枣猕猴桃就这样悄悄地火了。

于卫东与软枣猕猴桃“结缘”有些偶然。之前,他经营箱包店生意近20年,前两年受电商冲击,生意惨淡,遂萌生转行的想法。一次回老家探亲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多在外工作,不少地没人耕种,成了荒地,当得知村两委想将这些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植时,让于卫东一下子看到了转型的“方向”——回老家发展特色农业。

“既然是发展特色种植,就要种出不一样的经济作物。”于卫东当时就考虑,这几年自己有了一定的积蓄,既然选择了回乡从头再来,就要有长远规划,做好这个带头人。“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听说文登有一家卖红心猕猴桃果苗的,我去看了以后觉得很不错,就一下子买了3000株果苗准备回来种,结果种下去后第二年就冻死了,后来才知道,那是四川的品种,我们这种不了。”初次试水,让于卫东损失了近20万元。

吃一堑长一智。吃了一次亏,于卫东变得十分谨慎,不再盲目下手,而是先仔细考察市场,多方调研,并借助网络等手段搜集各类经济作物的资料。 “村里一个曾闯过东北的老石匠跟我说,我以前在东北吃过一种软枣猕猴桃,很好吃,也很好管理。”这让于卫东对软枣猕猴桃充满好奇,决定去东北的猕猴桃苗木市场进行一番考察。

有了准备的于卫东,这次没有片面听从卖苗人的推销,而是在卖苗人的推荐下,拜访了几户种植软枣猕猴桃的农户,了解猕猴桃的真实生长情况,并采取少量、多批次的方法,在东北购进了多个品种的软枣猕猴桃,后经细心筛选、培育,于卫东留下了“赤焰”“德玉一号”“德玉二号”三个猕猴桃品种。“这三种猕猴桃很好管理。房前屋后都能种,不挑环境,不招虫,不用打农药,零下二三十度也能正常生长,遇到大雨和大雪更有利于生长。”于卫东道出选留这三款猕猴桃的原因,这也是软枣猕猴桃的特色之一。

2013年,于卫东承包了村里150亩闲置土地,创建了德玉猕猴桃生态园,就此走上了猕猴桃特色种植道路。

为了追求猕猴桃的天然有机,于卫东不使用化肥,而是施用有机肥;为了保持土质健康,也不使用除草剂,而是通过种植鼠茅草来抑制杂草生长,并为土壤增加有机质。这就使猕猴桃的整个生长过程都自然、健康。“我们的软枣猕猴桃熟透后,洗一洗就可以直接带皮吃。”于卫东谈起软枣猕猴桃的又一特色。在搞好种植的同时,于卫东还从长远打算,发展了软枣猕猴桃的育苗基地。“通过这几年的宣传、推广,我们生态园的软枣猕猴桃开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发展了不少会员,青烟威地区、济南、邯郸等地来买果苗的客户很多,都是成亩连片地买。买回去的果苗,据说长得都不错。”在谈到猕猴桃果苗的销售情况时,于卫东这样谈到,“这三个品种的果苗确实很不错,选出了好苗子,就希望早点推广给大家,让大家都致富。”

去年,软枣猕猴桃开始陆续结果,虽然产量还没达到丰产,但是所结出的果子销路很不错,通过网络销售一空,最高时能卖到60元一公斤。于卫东还在济南专家的建议下,将软枣猕猴桃的嫩芽、猫乳、金银花三种植物搭配、制作了具有补脾强肾功效的猫乳茶,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没想到猫乳茶一经上市,便受到客户大力欢迎,今年,于卫东等人制作的500多斤猫乳茶,已被销售一空。

目前,于卫东的150亩猕猴桃园主要以猕猴桃果苗的售卖为主,少量开展猕猴桃、猫乳茶的网上售卖。仅今年,于卫东已盈利30多万元。由于猕猴桃还未达到盛果期,产量只有千斤左右。只能满足小客户的订单需求,虽然已有不少大型商超在联系于卫东,想让他供货,但由于产量不足,还未能实现合作。 “明年,猕猴桃能达到盛果期了,产量在3000斤左右,就能接一些大订单了。我今年又承包了100亩地,打算明年主推德玉二号,再就是要做大猫乳茶的产量,正常年景明年至少能盈利60万元。”

看到于卫东的大胆实践,不少村民也跃跃欲试,准备将自家的庄稼地改造,跟着于卫东一起发展软枣猕猴桃种植。“我已经注册了合作社,准备带着村民一起闯市场,带动他们共同致富。”于卫东充满希望地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