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7日16时,沉睡海底4个多月的“7.5”普吉海难沉船“凤凰号”船体被打捞出海面。(东方IC/图)

小林不知道,阴影在打捞过程中再次笼罩“凤凰号”。9月底,一名潜水员在救助船上晕倒,掉入水中后死亡,死因是“缺氧”。他成为沉船悲剧的第48名死者。

打捞合作方不得不两度更换,最终打捞起“凤凰号”的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公司。

135天后,覆盖着褐藻和淤泥的“凤凰号”挣脱了深海的桎梏。

“四个月了,终于拉上来了。”2018年11月17日,肇庆少年小林在朋友圈写道。“凤凰号”打捞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但在真正看到这艘船的那一刻,小林只觉“物是人非”。

2018年7月5日,载有105人的“凤凰号”在泰国普吉岛海域的风浪中翻覆,事故造成47人遇难。

“凤凰号是确定事故原因的重要证据。”泰国旅游警察局副局长苏拉查特·哈克帕恩(Surachate Hakparn)告诉媒体。

打捞沉船时潜水员死去

小林没有想到,“凤凰号”会被困在45米深的安达曼海底135天。

“当时答应我们是一两个礼拜的,没想到拖了四个月,”小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对于我们来说都太久了。”从普吉回来后,他从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有时他想忘掉那件事,可是忘不了。

那一趟高考结束的毕业旅行,小林和四个小伙伴搭肩同游普吉,回家时却只剩下四个人。少年小周死在了安达曼海的风浪里。

等待着未打捞成功的,也等待着已打捞上来的。“我不懂,我们的失物为什么要一年才可以拿。”他曾被告知,做完信息登记便可领回遗失的背包,手机、钱包、身份证对于刚从海上死里逃生的人们很重要。但登记完,说法就改变了。

他不知道的是,第一次打捞“凤凰号”的尝试是种徒劳,参与打捞任务的潜水员发回的照片显示,气囊和缆绳被拴在船上,试图让沉船再次上浮。

他也不知道,阴影在打捞过程中再次笼罩“凤凰号”。9月底,潜水员尼帕特·克拉德纳克(Nipat Kladnack)在救助船上晕倒,掉入水中后死亡,根据警方调查,死因是“缺氧”。37岁的尼帕特成为沉船悲剧的第48名死者。

“凤凰号”所有者沃拉克·雷克柴卡恩(Woralak Rerkchaikarn)没能在规定的20天内将自己的船打捞上岸。8月1日,普吉岛海事局聘用了斯皮茨技术有限公司接手任务,合同金额为1.1亿泰铢。

他们做了三个月的尝试。到了11月初,该公司声称在搜救沉船时遇到太多问题,停止了作业,取消了合同。

最终打捞起“凤凰号”的是一家来自新加坡的公司——新加坡海洋探索者。

他们自11月7日起开始准备,在泰国警方安排下从新加坡运来一艘装有重型吊车的起重船,船长34米,重1200吨。

自然条件和打捞技术是影响进度的双重因素。“打捞难度可能确实大,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受害者来说,可能不是什么理由。”小林说。

泰国旅游和体育部部长韦拉萨克·考苏拉特(Weerasak Kowsurat)、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李春林及两国官员在现场见证了“凤凰号”的重归。全体人员站立在船头,默哀一分钟,以悼念遇难者。

“我只想知道真相”

少年小周是被悼念的遇难者之一。

“总是少了那么一个人。”好像现在不管过什么节日,小林都会这样联想到。想起小周的时候,他总会去看看小周的朋友圈。

他梦见过小周几次,有哭醒的,有笑醒的。他也梦到过船,不是“凤凰号”,但醒来一身冷汗。

没有联络人、没有对接机构,小林与“凤凰号”的联系在泰国方面支付赔偿后就被切断了,“可以说我什么事情都不知道”。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上网看看有没有新的进展。看到船被打捞出来后,他加大了关注频率,“我只想知道真相”。

他也加入了泰国海难维权群,那是一个聚集着受害者及家属的维权微信群,有律师团队帮助他们追责。但小林不太清楚进展,更准确地说,是不太想参与了。

他想,就算打赢了又能怎么样呢,无非是赔点钱,可是钱和生命怎么能比较呢?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怎么都赔偿不了。

沉船重现后,注册于普吉的泰国媒体The Thaiger发布了一连串问题:谁为这艘船的沉没负责?事故能避免吗?谁与当地人建立了公司?船长和船员在当天值班时有完成他们的职责吗?“凤凰号”的最初设计是否“适合”?哪个官员批准了“凤凰号”的设计和建造规范?“凤凰号”是否携带了所需的安全装置?

人们最希望从“凤凰号”上找到答案的问题是:造成这次海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为确保无人干涉关键证据,泰国政府对“凤凰号”采取了最高安全措施。泰国《国家报》通过旅游和体育部长韦拉萨克获知,泰方封锁了船只所在区域,安装监控设备记录周遭情况,并安排保安在该地区全天候值班。韦拉萨克说,调查进展将先向他汇报,再向中国政府汇报,然后向公众公布。

如何恢复旅游信心

双方都希望尽快得到调查结果,但理由全然不同。

《清莱时报》指出,“凤凰号”的倾覆是泰国多年来与旅游有关的最严重的灾难,导致中国游客在过去几个月里急剧下降。而在此之前,赴泰游客中最大比例的群体便是中国游客,2017年,超过3500万游客到访泰国,中国人占比近三分之一。

“‘凤凰号’沉没后,来普吉岛旅游的中国旅游团游客数量持续减少。”普吉旅游局副局长蒙特里·马纳托(Montri Manator)说。

“但自由行的中国游客并没有减少,他们自己决定住哪家酒店,去哪里吃饭,去什么地方玩,他们是高消费的第二代中国游客。”蒙特里告诉泰媒The Thaiger,10月约有十二万名中国游客到普吉岛旅游,仍在外国游客中数量第一。

但对小林来说,可能这辈子都不想再坐船了。

从普吉岛归来后,他曾和家人出游,搭一条很平很稳的小船。他以为自己克服了,但船还没开,他就怕了。

苏拉查特认为当事件调查结束后,游客人数将会回升。“(调查真相的)这份努力是对死者亲属的承诺,这将有助于恢复人们对泰国旅游业的信心。”

泰国政府承诺将制定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船只登记出发与到达时间,登记乘客数量。11月6日,泰国还豁免了落地签费用,政策为期两个月,预计该措施将刺激旅游业整体增长超过30%。

但对小林这样的“凤凰号”游客来说,他再也不想去了。看到那艘船被打捞出海时,他还是哭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