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祖是传统习俗。而这一天对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的魏氏一家人来说,更有着非凡的意义。

在魏家的祖坟里,埋着一个不知姓名的人。每一年清明节,全家人都要来到坟前,为这个与魏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添上一抔黄土。

在《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十八期节目中,白银就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故事。

这一切还要追溯到82年前。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这里实现了大会师。那一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在会宁这座小城画上了一个军事意义的句点。

曙光将至,但在这之前,生与死,也不过还是一线之间。红军会宁会师期间,国民党军飞机经常袭扰轰炸,他们把目标重点选在驻有红军总司令部的会宁县城。

10月9日上午,会宁城还如往常一样,街道干净,红旗飘扬。那一天,魏鸿儒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魏煜前往设在邢家台子邢家大院里的红军总司令部。魏鸿儒是读书人,红军攻占会宁城后,他主动来到总司令部,帮助小红军战士抄写文件、撰写公告、书写宣传标语。

大约10时左右,小城的安宁被打破。远处传来敌机袭来的轰隆声,市民四处躲避,而年幼的魏煜还滞留在街头。

炸弹呼啸而来,落在街道四周,硝烟四起。混乱中,小红军飞身而起,把魏煜护在了身下。

那一年,那个小红军才14岁。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这个不满3岁的小弟弟。轰炸过后,小红军倒在了血泊中,魏煜被吓得哇哇大哭,那时的他还不甚明白,这份以命换命的大义,需要多大的勇气。

没有人知道那个小红军的名字,只知道他一家人都为革命牺牲了。朱德总司令闻讯赶来,悲痛欲绝,这个孩子跟着他三次爬雪山、过草地,万里长征路还未全部走完,孩子只能被一捧黄土,留在会宁。

临行前,朱总司令握住魏鸿儒的手,将孩子的身后事托付于他。“请你替红军好生照看他,等我们再回来的时候,一定还你一个朗朗青天。拜托了!”

魏鸿儒将恩人迎进祖坟,敬他为先尊,世代供奉。老爷子立下家规,以后每年的清明节,魏家人在祭奠祖先的同时都要在小红军战士的坟上添一捧土,以表哀思。

为了感恩红军的救命之恩,魏鸿儒老先生还将他的三个孙子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红色精神还在延续,那份光热要照亮更多人。

在《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十八期节目中,魏煜的小儿子魏长征也代表全家来到了节目现场。他动情地表示,魏家只要有一个人在世,在每一个清明节,都要让这红军的坟前香火不断。“82年我们没有违背祖训,也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

正如点评嘉宾马少骅老师说的那样,所谓报恩,不是记住“他救了我”,而是要把他的精神,化成我如何去做人。

那一年,红军在会宁会师,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

“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这块红色土地,让人看到希望的曙光。而红军走过,留下的红色基因,刻在了白银人的骨子里。世世代代白银人,都坚守传承着这份闪耀的精神。

本周日19:00锁定央视财经频道,《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第十八期节目带你穿过82年时光,重温那份感动。

制片人:唐琳

主   编:王美荣

编   辑:陈曦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