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常在深夜中醒来,是否醒来之后就睡不着了?你是否知道每个时间点醒来都表示身体机能给你提出警告了?

早醒,其实是一种睡眠障碍,根据中医的子午流注学说, 寅时气血注入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即子时(23点至1点)三更天时入睡困难者多与胆有关;丑时(1点至3点)四更天即多在夜间醒来与肝有关;寅时(3点至5点)五更天醒多与肺有关。人在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的脏腑气脉开脉运行是相对应的,尤其夜间哪个时辰醒,说时相对应的脏腑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人的入睡质量。

子时(23点至1点)醒,胆经当令。如果在这个时候醒来,就说明胆经出现了问题,《黄帝内经》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指出了人体十一脏功能的正常发挥,决定于胆的功能正常,少阳属胆是三焦阳气升降出入的枢纽,胆气不升则阳气无从司令,难以进行适宜调节,五脏六腑便不能与四时保持协调平衡,人体的生命节律受到干扰,抗病能力下降。

胆经的调养:

1、通过工具来打开筋节或通过穴位调理来刺激经络达到疏通的目的。

利用拨筋棒、刮痧板沿着胆经循行的路线就行梳理筋节,完骨、风池、肩井、京门、带脉、环跳、阳陵泉、丘墟等重点穴位通过点按手法进行刺激来疏通胆经。

2、药物或者食物从内来疏通经络。

是药三分毒,用食补的方法为佳。又考虑到五行是相生相克的,最好使用五行平衡粥粉进行五脏同养、阴阳平衡的状态,实现温经通络的效果。

丑时(1点至3点)醒,肝经当令。《黄帝内经》称肝为“人体的将军”,这位将军的任务就是率领“军队”,抵御体内累积以及体外不断入侵的毒素。如果肝经出现了异常,身体即会呈现各种不适的症状,如半夜一点到三点醒来,脸色不佳、喉干、恶心、下痢、阴痛、腰痛、脚的第三指痛、焦燥、缺乏决断力等。

肝经的调养:

1、通过工具来打开筋节或通过穴位调理来刺激经络达到疏通的目的。

利用拨筋棒、刮痧板沿着肝经循行的路线就行梳理筋节,大墩、行间、太冲、中封、曲泉、阴包、章门、期门等重点穴位通过点按手法进行刺激来疏通肝经。

2、通过药物或者食物从内来疏通经络。

肝经五行属木无色属青,宜吃一些绿色的食物及绿色的水果蔬菜,但一定要适度,过犹不及。五行是相生相克的,量过则伤脾,最好使用五行平衡粥粉进行五脏同养、阴阳平衡的状态,实现温经通络的效果。

寅时(3点至5点)醒,肺经当令。在《黄帝内经》中,把肺经的功能比作“相傅之官”。所谓相傅,就是皇帝的宰相或者老师。在古代社会里,这就相当于姜子牙、刘伯温等。从人体本身来看,位置高于心脏的就是肺。心为君主之官,肺是相傅之师,是君主的老师,所以处于君主之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如果外邪入侵手太阴肺经,就会出现肺部胀满,气喘,咳嗽,缺盆部疼痛,在凌晨三点到五点醒来等症状。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主治肺脏所发生的疾病,其症状是咳嗽气逆,喘促,口渴,心中烦乱,胸部满闷,上臂内侧前缘的部位疼痛、厥冷,手掌心发热。肺经经气有余时,就会出现肩背部遇风寒而作痛,自汗出而易感风邪,以及小便次数增多而尿量减少等症状。

肺经经气不足时,就会出现肩背部遇寒而痛,呼吸气少不能接续,小便颜色改变等症

肺经的调养:

1、通过穴位调理

手臂阴面靠拇指的那条线就是肺经,平时敲打稍有酸痛感。如果某一天你敲它,发现酸痛难忍,那是肺经在说话了,它告诉你:你快得感冒了。通过肺经上穴位的按摩调理,直到没有酸痛难忍的感觉了,就说明肺经已经帮你把感冒因素除掉了。

2、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

俗话说“悲伤肺、怒伤肝”,如果性格过于悲观,遇到一点小事就伤感,导致肺气郁滞,也很可能会伤及肺腑,从而导致肺气不足,而气弱又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更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从而形成更加多愁善感的恶性循环,如此下去,岂不就成为林黛玉第二了么?

中医认为:偶尔的哭泣是正常的情绪宣泄,可以调理情志。不过如果特别爱哭、经常哭的话就另当别论了,不仅伤肺,还会自毁皮肤。所以,要补肺气,学会调节情志,平衡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3、通过食物进行调养

五谷中的稻米,白色的水果、蔬菜都是补充肺经的食物;但是,五行是相生相克的,量过则伤肝,最好使用五行平衡粥粉进行五脏同养、阴阳平衡的状态,实现温经通络的效果。

早醒,在医学上叫“终末性失眠”,是常见的睡眠的障碍的一种,表现为较自身睡眠规律的苏醒时间提前醒来且不能再入睡,是一种病理生物节律的改变。人的身体里面有一个固定的生物节律,而生物节律和很多癌症肿瘤有关系,一个人不要轻易打破自己的生活节律,一旦打破,总是处于一个不节律状态下,就容易生病,但只要是节律状态下,不管你是半夜睡觉还是半夜起床,只要每天固定下来,有节律性的生活就没有关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