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的入党

作者:汤克强

1952年7月10日,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天,在鲜红的党旗下,我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参加了137师411团3营在广东普宁驻地举行的入党宣誓会。参加宣誓的有班排长、新老战士、文化教员等十二人,当时我是作为八连一名文化教员参加的。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最后的几句誓言:“坚定党的信念,牢记党的宗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星移斗转几十年,现在想起我的入党,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50年4月,我从137师学生队被分配到411团3营。当时3营正在湖南洪桥抢修被国民党破坏的一段铁路,营教导员王立志同志把我留在营部做修路宣传鼓动工作。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我们正在宿营地一间堂屋里吃午饭,听到通知:“下午两点半,全体党员到堂屋上党课”。饭后我就没到工地,在一间民房里休息。突然王教导员走来对我说:“下午你也去听党课”我说:“我不是党员怎能去?”王教导员却说非党群众也可参加受教育嘛!”我就这样第一次接受了党的阳光雨露。当时营教导员讲的:“做一个共产党员,要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这几句话为我后来入党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同年7月,3营圆满完成了修路任务,我被分配到8连任文化教员,参加了湘西龙山地区剿匪,指导员李恩华同志派我到3排参加剿匪。当时副排长刘万全同志是排的党小组长,小学文化,是参加辽沈战役攻打锦州火线入党的一名优秀党员。他看我是文化教员,年龄又比他小几8岁,就把我当作小弟弟安排和他在一起住。在剿匪的日日夜夜里,我和他一起跋山涉水,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与匪属谈话,做宣传劝导工作,我们两人相识相熟悉,成了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好战友。他有空就给我讲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以及党对他的培养成长过程,使我对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1950年底,湘西剿匪结束,我随部队到广东普宁在八连参加了文化学习活动。又是三排副排长刘万全同志给我送来了党的温暖,当营教导员许廉同志到我连检查工作时,发现我连在学习祁建华速成识字法中有赶进度、追指标、出现夹生饭的现象,当时我的思想压力极大。刘副排长建议我在三排搞一个巩固识字成果试验。于是,我把三排少数年龄较大和接受能力较差的战士编在一起“开小灶”,结果取得良好效果,无一掉队,并在全连推广,受到上级表扬。就在这时我心里萌发了写入党申请的愿望,但又没有勇气,深知自己是刚入伍不久的学生兵,没有经过战争艰苦环境的考验,不够格。刘副排长察觉我的心事后,就积极鼓励我说:“只要够入党条件,不论工农、知识份子都可以入党,特别是党的知识份子政策历来重在表现”。他的这一席话使我鼓起勇气写了入党申请书。我申请入党后,刘副排长成了我的入党介绍培养人,更是不断地帮我提高对党的认识、了解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及时帮我克服缺点,使我和党的距离越拉越近。从写申请仅半年多的时间,党支部就为我的入党召开了支部大会。当介绍人刘万全、李玉オ(后任指导员)在大会上介绍我入党时,我高兴极了,深深感到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可是我没有想到,许多党员提出了我的社会关系复杂,有些情节不清,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结果没有通过我入党。当时真如晴天一声霹雳,对我的情绪打击极大。会后,好几天我想起这件事就哭,彻夜难眠。刘副排长得知后,耐心做我的思想工作,告诫我:“要树立信心,不要打退堂鼓,要经得起党的考验,有的问题一时弄不清,还可通过调查搞清。他的善意和关切,使我很快稳定了思想情绪。对提出的问题,我又认真做了补充交待。党支部还派副指导员韦长龄同志到我的家乡作了调查。与此同时,连队评我为模范文化教员,立小功一次,参加了华南军区在广州召开的第三届文教先代会。我回连队不久,党支部为我的入党召开了第二次支部大会,经过讨论,终于一致同意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我热泪盈眶,真不知向党说啥好,只是默默地想;永远跟着党不变心。一九五二年七月十日我参加了入党宣誓会,走进了党的怀抱,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如今,我虽已离休,但党的誓言不能忘,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坚定党的信念,保持党员本色,珍惜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继续跟着党奔向21世纪。

——选自四十六军内部刊物[爱晚情音]2001.1.15。

向[爱晚情音]前辈致敬!

感谢[爱晚情音]主创者后代!

【军人后代】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

PLA136137138133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