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之后唐朝的混乱局势终于稳定下来,李隆基对姚崇再次重用,招他进入皇宫内讨论国事,两人一同聊到夜间,唐玄宗要拜他为丞相,不过姚崇却提出了十条建议,为稳定大唐奠定了基础,他在治国上很有谋略,提出应该减少寺庙的建造,不然只会增加百姓负担,国库收入也会缩减,他一次性让1.2万人还俗,同时还禁止文武大臣和僧人道士来往。在临走前姚崇推荐了张柬之接任他,但之后皇宫内的局势出现了新的转变,张氏兄弟更是胆大包天,很多官员都依附他们,这些人贪污腐败却接二连三的被武则天特赦,这让张氏兄弟更是嚣张,张昌宗入狱后宋璟等人坚持要定罪,结果武则天却3次赦免,朝臣坚决不肯,结果定罪依旧特赦。

能够历经三朝元老就已经是传奇了,但姚崇一生却历经了五个皇帝,而他的人生也大起大落,在临死前还告诫子孙一定别信佛教,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也帮助唐玄宗创立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公元650年时出生,少年时不爱读书,整天和同龄的伙伴混日子,但到了20岁时他遇到了一个贵人,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开始了奋发图强,走上了读书的道路中,因为才华横溢得到了赏识,进入仕途之路,而武则天对他也十分的赏识,重用人才的她在公元696年时,发现姚崇对于契丹侵入河北地区有不同的见解,对问题分析比较独特,因此破格将他的任命为兵部侍郎。

尽管没太多的从政经验,但姚崇还是成为了重臣,这之后他也积极的辅佐政务,他作为一个言官也会提出很多得罪女皇的建议,并不会一味的讨好。比如说他对女皇滥用刑罚、大肆杀戮、提拔酷吏、鼓励告密等都不是太满意,当然女皇也十分大气,并不会对他有太多的责怪,反而十分有肚量,直接赏赐了他1000两白银。

在公元698年,他被武则天提拔为宰相,开始了对军务的管理,备受女皇的信任。不过因武则天宠幸张氏兄弟,结果两人自从到了皇宫后,可谓是嚣张至极,让朝中大臣们不敢得罪,就连武三思这样的国戚都不能放肆,见到他们要喊上一声五郎六郎,这可是当时奴才对家主的称呼方式,可见他们有多嚣张。不过姚崇却对他们丝毫不买账,一直和张氏兄弟作对。但因这两个面首对武则天蛊惑,结果公元704年他被下放到地方。

在临走前姚崇推荐了张柬之接任他,但之后皇宫内的局势出现了新的转变,张氏兄弟更是胆大包天,很多官员都依附他们,这些人贪污腐败却接二连三的被武则天特赦,这让张氏兄弟更是嚣张,张昌宗入狱后宋璟等人坚持要定罪,结果武则天却3次赦免,朝臣坚决不肯,结果定罪依旧特赦。

女皇的做法让大臣们不满,公元705年张柬之联合其他4个大臣,发动了“五王政变”,拥护唐中宗复辟。当然姚崇就是幕后的主使人,他在政变前秘密赶回京城,策划了整个政变,被封为梁县侯。不过唐中宗十分的无能,根本就把控不了局势,韦后和武三思反而控制大局,太子发动谋反结果却被赐死,韦后又将中宗毒死掌握大权。

李隆基见状发动政变,李旦就此为皇帝,而在公元710年,姚崇再次当为宰相,不过李旦也十分的昏庸,对太平公主一直比较容忍,让李隆基势力受到打压,而姚崇、宋璟两个宰相立马上书,让太平公主安置洛阳,结果却遭到了反击,结果两人再次被贬入狱。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位,在一年后太平公主想要发动政变,唐玄宗提前获知先下手为强。

这之后唐朝的混乱局势终于稳定下来,李隆基对姚崇再次重用,招他进入皇宫内讨论国事,两人一同聊到夜间,唐玄宗要拜他为丞相,不过姚崇却提出了十条建议,为稳定大唐奠定了基础,他在治国上很有谋略,提出应该减少寺庙的建造,不然只会增加百姓负担,国库收入也会缩减,他一次性让1.2万人还俗,同时还禁止文武大臣和僧人道士来往。

在公元716年山东蝗灾爆发,百姓们纷纷磕头,但姚崇却下发灭蝗方法,很快就解决了荒灾问题。朝中大臣齐澣称赞他:“姚崇比不上管仲,但也能称得上救时宰相!”正是在他的国事治理下,开元盛世也为此到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