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篇报道,记者实地探访了近期的大牛股恒立实业的办公区和生产基地,作为岳阳第一家上市公司,经营巅峰期员工2000多人,生产红红火火;

可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现在的恒力实业还有员工30多人,公司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持续15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随着并购重组政策松绑和监管放松,恒立实业凭借17天14板的逆天表现,成为近几年资本市场最牛妖股之一,并成功带领一帮壳资源小弟批量翻倍,资本市场甚至出现基本面越烂越能涨停的怪相,连面临强制退市危机的st长生都有资金连续攻击涨停。

与之相对应的,是很多估值不高业绩增速良好的绩优股表现惨淡,在垃圾股的巨大涨幅面前简直自惭形秽,这让很多根本无视垃圾股存在的价值投资者痛心疾首:

一方面是因为垃圾股基本面太烂实在下不了手,踏空了这波垃圾股的暴涨行情;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垃圾股暴涨与自己秉承的价值投资理念相违背,绩优股都不涨垃圾股反而涨这么多,天理何在?

一、拉长时间周期看

这种愤世嫉俗大可不必,拉长时间周期看,明珠还是明珠,垃圾还是垃圾,影响股价的基本面价值还是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2015年6月份股灾爆发之后,这几年垃圾股跌的实在惨不忍睹。以恒立实业为例,股价从最高19.49下跌到2.42,股价只有原来的12.41%;

再看价值投资的标杆贵州茅台,从股灾爆发时的220元左右一路涨到800元,到现在股价还在560,是原来的2倍多。

从15年股灾爆发到现在,很多股票凭借超强的业绩增长率先走出了股灾影响,股价迭创新高,比如1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的锂电池板块,17年受益供给侧改革和环保政策业绩爆发的钢铁化工板块,18年业绩大幅改善的白酒医药板块。

虽然期间股价随着行情也有起伏,但是上涨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反之,绝大多数垃圾股在这轮股灾中没能幸免,股价一跌再跌,最大跌幅超过80%的比比皆是,跌幅超过90%的也不少。

期间即使有个别垃圾股因为沾上某个热门题材短期内大涨特涨,但是等风口过去随着时间推移又被打回原型。

二、从驱动股价上涨的因素看

绩优股主要是依靠业绩的爆发和成长,垃圾股主要是依靠题材爆发。

从表现形式看,业绩股的上涨一般不显山露水,沿着上升趋势默默攀升,不会动不动就涨停,经过某个波段的上涨后,也会回调震荡,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来看,股价原来飞上了天。

比如贵州茅台从2014年1月份开始启动,经过3年多时间股价从65.98上涨到792.50,涨幅十几倍,到现在股价560,确实穿越了牛熊,期间好像没有出现过涨停。

垃圾题材股的爆炒与绩优票明显不同,炒作时间长则3个月,短则3、5天,炒作期间股价接连涨停,间或跌停洗盘,股价上下翻飞,整个市场为之瞩目。但是它们的爆发就像烟火一样,在绽放的那一刻灿烂芳华,但很快归于无形。

三、从背后运作的资金看

从绩优股和题材股背后运作的资金看,绩优股的运作资金主要以机构和比较理性的个体投资者为主,他们希望长期持股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题材股主要由游资发起,带动市场上一批喜欢追涨杀跌的个体投资者冲锋陷阵。他们不在乎天长地久,主要根据兴起的题材热点不断开辟新的战场,因此他们希望股价短期暴涨以求尽快获利了结。

这是两种不同的资金性质和投资理念,也造成了股价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垃圾股的正确定位

垃圾题材股被市场热炒就一定不好吗?拉长时间周期看,每次题材股爆炒过后留下的都是一地鸡毛,不管是自贸区还是千年大计莫不如此,损失惨重的还是跟风的散户接盘侠。

但是题材股爆炒活跃了市场交易度,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也相应提高了市场估值。

如果一个什么实际业务都没有的壳资源股都能炒到30亿市值,那么一年盈利一个亿的绩优股,市场还会只给20亿市值吗?不排除短期出现这种市值倒挂,但是时间周期拉长,市场肯定会自发的进行市值修复。

单纯的鼓吹一种投资风格,造成的后果就是“水至清则无鱼”。

就像这两年管理层一直提倡价值投资打击炒作,资金抱团取暖最终崩溃,造成的投资者损失也不小,引发了一场凶猛的股灾,逼迫最高领导人出面力挺股市,这在15年股灾大爆发的时候都没出现过。

所以,多种投资风格并存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就像巴菲特代表的价值投资风格和索罗斯代表的投机风格,只是瑜亮之争,并无高下之说。

作为个体投资者需要做的,不是参与风格之争,也无需羡慕别人,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赚自己能看懂的能力圈范围以内的利润。

只不过,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参与追涨杀跌的短线题材炒作以亏损居多,老老实实的中长线持有业绩快速成长的绩优股,赚企业发展成长的利润才是王道。

(更多惊喜,尽在“澄泓财经”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