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发现,最近的网络风气有点怪异,

转发歌曲必带respect/skr/peace

听歌必提欧阳靖、宋岳庭、幼稚园杀手。

这三个人横扫华语说唱界;

讨厌吴亦凡但不知道为什么;讨厌“加电音的人声”,

但听到TravisScott说不定还要加一打假酒;

另外如果要说“old school”牛逼!

那么埃米纳姆和图帕克是唯一接触过的“oldschool嘻哈”

拍照必定双手像飞机机翼一般伸向一边,

把头埋在腋窝下;

女孩拍照必定伸出右腿露出串标,

蹲下斜视镜头;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我爱球鞋,aj是本命,限量必须抢”

......

2

说到鞋子,我相信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但我想说“别做舔鞋狗”好吗?

历史我不多附属,球鞋文化这种舶来品显然在国内生长的环境并不乐观

球鞋也是作为街头文化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那么,请问中国有街头文化吗?

是有的,例如城乡结合部路边的台球案子,三块钱消磨一上午,

但是现在呢?

大家对于街头文化与球鞋文化仅停留在“如何穿得潮”的思想误区里,

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穿AJ,穿限量就很潮”的思维定势里,

加之国内明星娱乐节目的加持与普及日益兴盛,

似乎中国球鞋文化=如何抢到限量鞋?如何买到某某同款鞋?砸钱也要穿AJ!

最明显而直接的表达便就以穿搭示人——第一时间上脚昂贵限量球鞋以及独特的配饰等都是让大众觉得“潮”的标志之一。

潮=穿球鞋吗?

反观岛国和美帝,品牌都是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化领域有着极度的好奇与钻研精神,才会将该文化内核与精神通过服饰、球鞋、各种产品表现出来,而不是一味追求“爆款”与“模仿”。

似乎“人靠鞋装”就是中国球鞋文化的浓缩概括吧。

3

虚荣感和存在感会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优越,而无限扩大。

如今无论是发售价还是到手价都不可同日而语。

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发达,入手程度也容易了很多,因此也催生了不少代购、代拍等中介。

就是如此便捷的程度,我们有时候看到某投稿平台几乎是雷同的搭配,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价格不菲。

将这些潮牌,球鞋全部都穿身上,是想表达“潮”的态度?还是另一种态度?

我们不懂。

4

“谈球鞋文化还谈什么钱?俗了。”

“艺术家也得吃饭呢,那你还俗吗?”

国内潮流媒体的对象读者普遍缺乏主观能动获取最新资讯的意识与好奇心,因此潮流媒体的作用就异常重要了,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我觉得读者是可以因媒体的传播而改变其观点与看法的,

前提就是看媒体供给内容的方向、态度与价值观。

我不想每天写yeezy多牛逼,让从没听过Kanye West的人感觉不穿它的设计,就脱离潮流圈了;也不想写刚发售不抢,涨价后悔这种价值导向,想跟大家说点实话:

由于球鞋文化衍生出的利润市场早已成为了部分人获益的香饽饽,因此潮流媒体面对的受众群并不仅限于热爱球鞋文化的青年群体,更有其他留意业界动态的“外行”人,和品牌方也成为一种合作关系,这并不是秘密。

还有,潮流媒体行业待遇不高,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光鲜亮丽,我穿的球鞋也真的不值钱,只是希望我分享的内容,

让大家能够尽量以多个不同的角度与方式去看待品牌、单品、现象甚至是消费观。

提醒一下大家,有则自身反省,无则提防嘉勉,修身养性。

若有人因代号入座而中枪,概不负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