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记者 邱艳霞) 11月18日,北关小学20名校园小记者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一场特别的“访谈节目”。这期访谈以“垃圾分类中的厨房残余”为切入点,通过学生小记者提问访谈的方式,倡导生活垃圾分类,倡导节能环保。

学校组织20名有“小记者证”的孩子们,参加这次垃圾分类题访谈活动。在活动进行前,学校老师和年级主任提前给参与活动的“小记者们”进行了作业布置:收集有关垃圾分类知识,以及曲靖本地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报道,小记者们在参与活动前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垃圾分类知识。

当天的活动中,学校老师组织了20名校园小记者到达鱼游四方工作室,在主持人简单安排下,访谈正式进行。小记者们和访谈对象就生活中的“厨房残余”进行了提问和讨论,厨房残余如何分类? 每天曲靖城区产生的生活垃圾的主体是哪些?厨房残余的回收再利用情况?如何减少降低生活垃圾(厨房残余)的排放。访谈对象来自曲靖市政府办的袁玲,她有着丰富的低碳实践生活经验,在和小记者们的访谈对话中,她介绍了大量减少厨房残余的例子,将厨房残余用来制作腐殖土,养花种菜美化环境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教给小记者们。访谈中,大家还倡议,不点或少点外卖,做饭做菜适量,减少厨房残余的产生。

现场,鱼游四方工作室的花艺师还现场展示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巧手设计制作成艺术品的例子。设计师匠心独运,用山上的松果,电信公司用完丢弃的线圈,以及路边掉落的树叶和枝条做成了有层叠感的艺术品;用发绿芽不能食用的土豆充当花泥花器进行插花;用厨房剩余的糖水做成生根粉养水培植物……小记者们多维地体验了“低碳节能”,学会减少餐厨垃圾,巧手改变生活和环境。小记者李祈呈谈到,通过采访垃圾分类的主题,自己将会倡议同学们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变废为宝,物尽其用,从我做起减少垃圾的排放。

学生们的“小记者”身份,让孩子们有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活动中也调动了主观能动性,扩大了在学生群体中的辐射面和引导力,成为创文和环保的小小志愿者,在当前的创文工作中,更好地传达环保理念,有效地为创文服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