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号」专栏,铁西区的李子的个人专栏,任性聊汽车商业,每周三更新。查看往期文章请点这里。

之前在朋友圈上看到了必胜客投放在某古装网络剧的广告。没错,是必胜客在一个古装剧里做了植入广告,而且丝毫不加遮掩,没有做任何年代化处理,两块披萨和一份小吃拼盘就那么摆在那个古代故事的餐桌上了。请看图片示例:

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呢。这个广告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载沣罢免袁世凯的那段历史。当时光绪、慈溪前后脚死了,溥仪继位登基,溥仪的父亲载沣做摄政王。载沣想搬掉袁世凯,可能是因为袁世凯戊戌变法时出卖了自己的亲兄弟光绪,也可能是因为载沣一定要培养属于清朝皇室控制的军队,反正他就是非要搬掉袁世凯不可。但是当时载沣找不到袁世凯犯什么错误,抓不着把柄搞他,索性随便找了个理由「足疾」,说袁世凯你没病走两步,就把他给撤官给送回家去了。

必胜客的植入、袁世凯的足疾,其实是一个道理。一目了然这里边肯定不符合事实,当事人知道这不是事实,公众也知道这不是事实,但它就是这么生硬地摆在众人面前,于是大家心照不宣——「你懂的。」「哦~」——大家一起达到了一种伴随着智力优越感的默契,我不拿你当傻瓜,你也看出了我的话里有话。就像一部「多重反转悬疑烧脑片」放完,导演和观众相互欣赏的状态。

有些话说得太明白就没意思了。这才是广告的「真·至高信条」。

汽车广告总是无法达到这样的奇妙境界,至少国内的汽车广告是这样,总是把话说得特别清楚,生怕别人听不懂看不明白。结果就搞得自己好像个相亲的工科男一样,上来就是「我月薪x万、存款x万、x套房产、父母有房、没有兄弟姐妹、结婚会给你买一台x万的车……」这么说吧,除非那些x是天文数字,不然这些话一说出口,只是明白无误地表现出自己毫无魅力,根本没办法得到对面女同胞的任何好感。

广告应该是暧昧的。听过一个美国男女约会的故事,男孩送女孩回家,女孩问「上去喝杯咖啡吗?」男孩说「可我不想喝咖啡」,女孩说「没关系,我家也没有咖啡」。你看,三两句话就勾得观众心痒难耐了。

怎样融入实际操作中呢,接下来我就编一条汽车广告。具体的汽车品牌用谁都不好,干脆就用这个专栏的名字来命名,叫做「企业号」汽车。接下来是广告内容:

女孩下班总是蹭小王的车回家。

一来二去,腼腆的万年单身汉小王也感觉自己的春天要来了。

这一天,小王终于鼓起勇气,在她下车后追上去表白,「做我的女朋友吧。」

她楞了一下,看了看小王的车,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摘掉假发、用本来的嗓音说,「对不起,其实我是个男人。」

小王已经陷得太深,他根本毫不在乎,「亲爱的,没有人是完美的。」然后闭上眼噘着嘴凑上去索吻。

女装大佬看了看小王,又转过头看着小王的车,漂亮的外观、细腻的做工、舒服的靠背……他抱住小王,两个人吻在一起。

画面淡出,slogan出现:

「企业号,Just Perfect」

广告创意借鉴了比利·怀尔德的《热情似火》,相信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不会介意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