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庄子的日军炮楼

梁化刚 王仕昌

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街东魏家村(原称魏家庄子)曾有个地方被泛称作齐营埠、东大楼。地点位于高新区宝通街与高新二路交叉口的东南处。

据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某一位齐王曾经在这一带领兵作战,

因为这里依高埠而临浞水,是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在此处安营扎寨,后来被人们称作齐营埠。

2000多年以后的1940年,齐营埠又来了一支军队驻扎,这就是国人切齿痛恨的日本侵略军。日军在齐营埠上建起了炮楼,成了一个据点。魏家庄子的人们因为炮楼建在村东边,所以叫东大楼,周边村的人们则根据自己村所在的方向不同,分别称作南大楼、西大楼和北大楼不同。

日军1938年1月占领潍县,1940年春为了所谓的“强化治安”,开始修建炮楼作为统治管理据点。当时日军是听汉奸说起齐营埠风水好,地形好,所以挑选在这里修炮楼。

日军抢掠周边老百姓的砖木当做原材料,强行抓来村民作劳工修建炮楼。魏家庄子有一条胡同叫“大胡同”是石头铺的,鬼子就把石头抢去修了炮楼。抓来的劳工要自己带着干粮干活,劳动强度很大,还经常挨打,因此长病死亡、逃跑的人很多。日军经常用折磨死的死人尸体喂狼狗。

据说有个叫“老鞠”的监工很坏,经常无故毒打劳工,他后来在一天夜里被游击队员用斧子砍死,尸体也被运了出去。

炮楼里其中有个姓高的待人很好,人们说他是共产党员。

炮楼修成后是三间三层,南北又各盖了两排平房,共计40多间,南边驻兵,北边住家属,有的家属也到魏家庄子村里去住(都是白住不给钱)。炮楼西边还盖有一个院子。

炮楼的四周是2米多深、5米多宽的壕沟环围,壕沟东西约50-60米,南北约40米,围绕着炮楼和平房一圈。南、北、西三面拉上了铁丝网,西面壕沟上有吊桥,供日伪军出入。

开始这里住了一个日军的小分队,30多人,伪军住了四五十人。伪潍县七区区公所也在这里办公。

炮楼建起不久,日军先后分两次撤走了一大部分人,只剩下七八个日军。

据老人们讲,其中有一个鬼子叫藤田的特别凶狠,每一次出门回去都要刺刀见红,所以看到他来赶集时,人们纷纷一哄而散。

老百姓把日军和高丽人都叫做鬼子。鬼子在这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在炮楼上值班的鬼子常常拿着活人当靶子射击,村民李廷益就被打死在庄稼地里。炮楼东南方向的南张营村,距离炮楼约1000米左右,有一天,村里有个岁数大了耳朵聋的人经过这里,被炮楼上的鬼子发现,又当了活靶子打。鬼子对着聋汉连开几枪,幸运的是由于距离太远,没有打中,这个聋汉才捡了一条命。不过在一家房屋的西山上留下了三个弹坑。70多年下来,弹坑还清晰可见,这是日寇的罪证。

鬼子和伪军经常无故从周边村里抓人来炮楼折磨,逼家人来交赎金,以此捞取外快。有一次,一个鬼子去炮楼北边十多里的梁家寨子附近,逼着村民梁学纯用肩驼着他去炮楼。到了炮楼反而遭到一顿毒打,投进水牢,第二天交了赎金才放回来。梁学纯受了折磨和惊吓,几个月不能起身,差点丧命。人们在炮楼外边,尤其是晚上,经常听到里面传出被折磨人的惨叫的声音。

又一次,炮楼附近的通讯线遭到抗日游击队的破坏。日本鬼子气急败坏,从刘家张营抓了三人砍头示众,说是从他们家里搜出了“老虎钳”等工具。鬼子用铁丝穿透人头的耳朵,先挂在魏家庄子的“大胡同”口,后挂在电线杆子上,用此来震慑我抗日军民。由于当时被砍头的人都是光着脊梁,被砍头以后家属去收尸,头颅不在,难以辨认。被砍头的其中一个青年名叫“稳当”,村里人有句话“稳当做了一个大业”。父母起名时盼望他平安稳当,但是在压迫之下,他并不怕死。

日本鬼子的暴行激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反抗。为了拔掉这个据点,我地下党组织民兵和游击队,利用夜间掩护,多次袭击炮楼的敌人,由于力量相差太大都未成功。

日本鬼子凶狠残忍,居然还把魏家庄子称作“爱护村”,搞所谓的“日中亲善”。有日伪军的孩子就在魏家庄子小学里读书。

据当时在那里上学的老人们讲,日本人强迫孩子们用日语课本,学习日语,唱日本军歌,站队报数要用日语,但是孩子们都是藏着汉语课本,鬼子派来的监学不在时,老师们就偷着教汉语课程。

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一天夜里,攻打凤凰山的八路军游击队袭击了魏家庄子这个炮楼,把东北角炸开了一个大洞。当夜日伪军全部逃走。

第二天,听说日军逃走,受尽欺凌的周边村民纷纷来到炮楼,气愤之下,拆回自己家的砖石木料,一时间就将炮楼拆掉,从此这里变成一片废墟。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这里只能看到四条纵横的、长满荒草的壕沟。这是当地人心上的民族伤疤,它在诉说着日寇滔天罪行的历史。

七十年过去,如今的日寇炮楼已经荡然无存,所属地段已经成为城建预备地,相信几年内就会变成一片高楼大厦,但是我们要记住这个炮楼的故事,永远都不要忘记国耻。

(图文无关)(王玉龙编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