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广电总局提倡“小正大”,鼓励“小人物、大主题、主旋律”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集创作后,映衬着近两年的时间结点,“献礼”“主旋律”势必将会成为电视剧行业的创作风向标。

作者 | 爽子

《你和我的倾城时光》目前正在热播,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剧,该剧以都市+商战的结合元素模式,巧妙地在甜宠职场剧中融入了“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打破了大众对于献礼剧作的印象模式,引起了不小讨论。

当然,不只是《你和我的倾城时光》,早在十一期间播出的《你迟到的许多年》,正在热播的《正阳门下小女人》《我们的四十年》《创业时代》等,也均是献礼题材作品。一时间,关于“献礼”“主旋律”“现实主义”剧作的创作空间成为了业内所关注的话题。

众所周知,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建国70周年。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主旋律影视作品自然而然将会作为当下乃至2019年影视剧目重要类型之一,从目前各大卫视及网络视频平台的平台布局中,这种趋势便十分明显。

不过,如果仔细将这些作品细细拆分开来,同时又可以清晰地发现,虽然同为献礼剧,但这些剧作之间显然也存在着差别和派系。其中,以生活群像见证社会变迁、以企业家奋斗史印证经济发展、以军事崛起展现大国风貌、以人物伟绩致敬时代精神就是最具代表的四大类。

1、以生活群像见证社会变迁

“社会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推动。”作为献礼剧,第一类便是“以人为本”,采用平民化叙事视角勾勒生活面貌,见证变迁的作品。这类型剧集,打破了以往主旋律作品的创作者的“歌颂情结”,聚焦人物和生活百态,通过生动鲜活、真实感人的故事,与时代呼应,展现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

在这其中,由管虎执导,俞灏明、陈瑾、吴谨言、陈洁、代旭、牛犇等主演的,以大时代中小人物的幸福生活为写照的《外滩钟声》,就是这样一部典型代表作。该剧讲述了一条老上海弄堂里几户百姓人家,自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后十年的时代变迁与人情冷暖。其中不仅跨越了“红卫兵时代”“上山下乡浪潮”时代,几位主角在时代背景下各自的人物命运和复杂纠葛的人物关系也同样十分动人。

相比之下,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以小见大”聚焦手艺人的《姥姥的饺子馆》,则是一部由王晓明执导,陈小艺、何政军、刘超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剧。主要讲述的是下岗职工姜桂芳,为解决一家人温饱,凭借着自己的包饺子手艺开启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寻,在几经努力之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饺子馆的故事。故事跨越从1984年直至2018年,夹杂了各种饺子馆艰苦创业、家庭变故等人生波折磨难,一个十足的中国式家庭群像呼之欲出。

而另一部由王文杰执导,林永健领衔主演,杨童舒 、郭达、韩与诺、梅丽古丽·艾买提、侯勇、周惠林联袂主演的,反映城市少数民族生活的《都是一家人》,主要叙述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各民族同胞走出边疆山寨,走进沿海开放城市,带着他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崇高善良的品德,在城市中打拼创业生活的故事。

2、以企业家奋斗史印证经济发展

“下海经商”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起来的风潮,俗称“下海”。凭借着这段历史时期极具戏剧张力的时代背景和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经济腾飞因素,以企业家奋斗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一直以来都是影视创作者们的心头好。一位剧评人就曾评论这种创作的优势,“用创业来讲述改革开放,既符合历史真实,同时也符合影视创作规律,因为创业必定要经历失败、解决危机、面对竞争等一系列有戏剧性的过程。”

《奔腾岁月》是一部由王飞执导,李宗翰领衔主演,张粟、瑛子、夏一瑶等主演的,为新时代中国工商业者书写的史诗。该剧以中国改革开放、奇迹崛起为创作背景,谱写了一曲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故事。作为插队返城的知青主角周小强从最初“投机倒把”的个体户,到八十年代股份制民营企业,直至九十年代创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公司上市,完成跨国兼并,并走向世界,与祖国一同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当然,同样以改革开放为题材,前有小人物单枪匹马,后也有夫妻档创业突出重围,由余丁执导,王雷、刘涛主演的年代剧《面向大海》所聚焦的便是以魏东晓、杜芳这对小夫妻的创业奋斗历程为切口,讲述了深圳40年间的发展变迁的故事,旨在40年改革开放路上全体深圳人的努力和汗水。

作为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高水平的三大经济圈,除了深圳,上海亦是一个代表着经济腾飞和创造的地方。因此,以上海浦东金融行业奋斗为背景的,由王义明执导,张博、李念领衔主演的都市创业剧《大浦东》,正是以此为基础,聚焦了上海陆家嘴、浦东洋泾老街的风云变幻,讲述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上海浦东作为长江流域开发的龙头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当代青年们在这场金融浪潮中经受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等艰巨的考验,以及中国金融市场第一批成功实践者所创造的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在诸多以“企业家”奋斗史为蓝本的作品中,由侯鸿亮制片,孔笙、黄伟执导,袁克平、唐尧 编剧,王凯、杨烁、董子健主演的《大江大河》可以算作最特别的一部 。在这部根据阿耐所著小说《大江东去》改编的,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中 ,并不仅以企业家们奋斗为主线,而是着重突出了一群年轻人自我实现的历程。

3、以军事崛起展现大国风貌

自从《战狼2》席卷全国56亿票房,诸如《红海行动》的一些关于军旅题材作品便开始层出不穷的出现。当然,不仅是大荧幕,军事题材一直以来也是小荧幕的一抹亮色。比如《我是特种兵》系列,《火蓝刀锋》,以及今年的《利刃出击》等等。军旅题材不仅天然具备的爱国情怀的表达优势,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传递大国、强国的面貌,可以说是一个主旋律作品十分青睐的类型。而纵观接下来的几部作品,军旅题材也似乎又有了新的变化。

其中,以“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的创立作为背景,讲述了为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新质战力生成需要,培育军事飞行人才的故事《飞行少年》,体现的便主要当代军事精神风貌。这部由刘方、沈沁源执导,严屹宽、范世錡、孙铱、李墨之主演的空军青春校园励志剧 ,打破了以往军旅题材严肃拘谨的模式,以一群少男少女,经历严苛选择,迈入与同龄人不一样的飞行学院预科班为切口,借助他们的视角表达了国防意识与坚决保卫祖国领空的信念养成。

而对比之下,另外一部《伞兵魂》则主要聚焦了空降特种兵在战斗力生成模式改革探索中,为培育空军官兵全球化视野、信息化能力和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激发研究强敌、战胜强敌的血性忧患,组建的一支全新的、全要素、体系化专职蓝军“锅盖头”。通过“锅盖头”一系列的战斗演习、行动逐渐成长为王牌部队的骨干教员历程,展现强国强兵风采。

4、以人物伟绩致敬时代精神

在主旋律剧作中,还有一类最为常见的剧集类型,那便是以人物伟绩来致敬时代精神,创作现实题材不可避免会触碰到社会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打破自然需要领袖人物的带动。虽然,以人物伟绩致敬时代精神是一种最为常见和普遍的题材类型,但却主题最为鲜明、精准的一类作品。

《花开时节》是一部讲述了河南省兰考县一群年轻的拾花女工在副乡长兰文明的带领下,到新疆采棉花的成长历程和情感故事。该题材属于集原创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少数民族题材为一体的题材类型。作为落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五部委新近颁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的精品力作,由导演陈胜利担任总导演。目前该剧已被列为央视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剧目。

《启航》则主要围绕“城市发展”展开,讲述了新任市委书记曾雁来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领导渤海市走上全新发展之路的故事。通过临危受命的曾雁空降到渤海市担任市委书记为引入,解读了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精神内涵,传递了渤海市“江海联运,以港兴市”的战略发展内容。

结语:

自从广电总局提倡“小正大”,鼓励“小人物、大主题、主旋律”的现实主义题材剧集创作后,映衬着近两年的时间结点,“献礼”“主旋律”势必将会成为电视剧行业的创作风向标。而显而易见的是,宏大的故事格局,富有弹性的时间跨度,鲜明垂直的现实题材类型,以及实力派的演员阵容均是这类型剧作的特点,而这也将是2019年影视市场的一个主要趋势。

不过随着献礼剧的走俏,一些打着献礼剧旗号的作品自然也会时有出现,那么恰逢献礼剧大年,影视剧该如何蹭这波热潮,出产优秀创作?

首先,关于剧情的叙述更要讲究细节和尺度。回顾之前的献礼剧,有的过于平淡,有的过于严谨,久而久之,难免给观众留下了一种“只要是献礼剧,就一定很枯燥。”的感觉。当然,随着《人民的名义》这类主旋律剧集的走红,主旋律剧集已大有“翻身”之势,而总结其成功经验,剧情的编写拿捏和人物的塑造就十分值得借鉴。由于主旋律题材大多为现实题材,一些艺术化和戏剧化的处理势必会给观众带来新鲜的感受。

其次,营造时代感很重要。作为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题材,而现实主义题材最根本的原则和底线便是真实。因此,只有将时代的特性和细节充分展示,才能够带动起观众,引发情感共鸣,从而形成带入感。《我们的四十年》的编剧庸人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谈道:“创作必须落到实处,不能云里雾里,高来高走,最好有个实物能和这个时代契合。”

最后,除了剧本艺术化和戏剧化的处理,以及时代感的营造,献礼剧作为“正剧”的一种类型,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题材的厚重感,同时也对演员的表现提出了高要求,只有与角色相吻合的演技才能够更好的贴合剧集所要传递的主旨。相信接下来实力派演员将成为献礼剧集中的主流大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