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举家来到北京之后,王保金每天要送150票快递,儿子王杰每天要送300多票件,王保金每次送完自己片区内的快件,都会跑到王杰的片区帮儿子送完剩下的快件,两人再一起回到网点。这个以快递为生的大家庭中,父亲王保金和儿子王杰是快递员,女儿王妍当快递网点的客服,妈妈赵军萍负责后勤,采购食材做饭烧菜。

文|蒋菲

编辑|陈晨

中国有300多万快递员,他们中有的是夫妻、兄弟,有的是父子、母女,他们把整个家庭的命运与快递紧紧捆绑,他们干着最累最苦的差事,只想在大城市的繁华尘嚣中,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来自河南安阳的王保金,在女儿读完书后,决定带着一家四口到北京干快递。这个以快递为生的大家庭中,父亲王保金和儿子王杰是快递员,女儿王妍当快递网点的客服,妈妈赵军萍负责后勤,采购食材做饭烧菜。

在干快递的过程中,两个孩子越过了相隔几十年的代沟,更加理解了"父亲"和"家庭"这几个字的含义,他们也渐渐融入大城市的生活。

上阵父子兵

送件两年来,父亲王保金总结出一个经验,将快递三轮车内的快件,按照距离远近码放摆好,这样送快件时可以免去翻找的困扰。

他一天能送百来票快递,看了眼三轮车内的快件,大致算了下,"今天下午有六十来票件,晚上七点多应该就能下班了。"

忙完自己的活儿,王保金到儿子王杰的三轮车前,王杰每天的派件任务是父亲的一倍以上,王保金接过儿子手中的巴枪,扫完码后将快件递给儿子,儿子再把快件放进自己的三轮车内。

这是一对快递父子。

两年前,王保金带着一家四口举家来到北京,开启一家人的快递人生。王保金是河南安阳人,在来到北京之前,他最远只到过山西省会太原,感慨省会城市繁华之余,当时的他更在乎自己老家的麦子熟了没有。

儿子王杰则不一样,2008年高中读完便外出务工,去过苏杭,到过上海,算是见过不一样的世界,"在外面好是好,但就是存不下钱来。"王杰直言。

王保金还有一个女儿王妍,当时还在念书,和普通农家一样,父母在家务农或干些零碎活计,儿子在外务工,女儿在学校念书,日子本就这样平淡过下去。

转折发生在2017年,那年王妍刚刚念完书,在安阳生活了十几年的她想去大城市发展,正巧王妍的姑姑王飞是中通北京崇文一部的负责人,网点人手紧缺,便邀请王妍到北京帮忙打理网点。

作为一家人的顶梁柱,决定权在王保金手上。

50岁的王保金失眠了好几天,父亲还是疼爱女儿,王保金给王飞打了个电话,"你们那里还缺人吗?我们一家都过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王保金要王杰辞去工作,随家人一起奔赴北京,开启一家人的快递生涯。一家人的快递生活

初来北京,日子没有想象中的顺利。崇文一部在北京市中心城区,离天坛只有二里地,小区鳞次栉比,胡同弯弯绕绕。

"那时候地方不太熟,有些地方又是一号多户,常常找不到客户的地址,客户一催我又手忙脚乱,更着急了,很容易收到投诉。" 刚接触到快递员工作,50多岁的王保金头疼不已。

有一个投诉让王保金印象深刻,某位客户工作地点和住处都在王保金片区内,他给这位客户送件,客户要求放在工作单位门卫处,下班后,客户却在小区门卫那里翻找快件,没有找到便电话投诉,后来王保金跑到客户单位门卫那里拿出快件,再送到客户家去。

除了地区不熟悉,巴枪和智能机王保金也不太会操作,每次分拣快件时,儿子王杰在分完自己的货后,都会跑到父亲的三轮车前帮父亲扫码,教父亲怎么样用巴枪和智能手机。

和许多父亲一样,王保金对子女的关爱厚重又无声。儿子王杰还在外务工时,王保金每到儿子生日都会打一个电话过去,了解儿子近况,嘱咐儿子在外注意安全,要按时吃饭。

举家来到北京之后,王保金每天要送150票快递,儿子王杰每天要送300多票件,王保金每次送完自己片区内的快件,都会跑到王杰的片区帮儿子送完剩下的快件,两人再一起回到网点。

王妍最开心时刻是逛街,这也是她唯一感觉融入城市享受生活的时刻。

"每次上街我都特别开心,可以抛开一切跟着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走走,而且每次上街都能买新衣服,全是爸爸付的钱。"王妍掩饰不住眼里的喜悦,"原来我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觉得外面自由自在特别精彩,现在我才发现,其实家人在一块才是最重要也最开心的"。

每天晚上一家人都会坐在一起吃饭,聊聊一天的趣事,卸去一天的疲惫。或许对他们而言,在外打拼很累,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不管再怎么辛苦,只要能看到家里人,心里都能轻松许多。

今年6月16日父亲节那天,王杰还特意为父亲准备了一份惊喜,他在淘宝上为父亲买了两双鞋子。王保金收到这票快递,笑开了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