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一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有了领导,就有了秘书。因为秘书是负责给领导当副手的,处理的事务很繁杂。古代秘书的名称很多,根据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称呼,有时叫御史,有时叫尚书,有时叫秘书令,有时叫中书监或中书令等,不一而足。但历史上的秘书职务,大多由男人担任,如三国的陈琳,给袁绍当秘书时,曾写过一篇檄文,将曹操的病骂好了。至于女人,由于古代社会地位低下,不允许参政,可以担当秘书的机会很少。但事有例外,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一些优秀的女人走上政治舞台,有的当了皇帝,如武则天;有的当了秘书,如班昭、上官婉儿、杜秋娘、傅善祥、裕德龄等,在历史上重重地写上了一页。

历史上的秘书职务,大多由男人担任班昭:一部《女诫》影响妇女行为千年

班昭是东汉人,古代十大才女之一。班昭的祖姑,便是著名的班婕妤。班昭的父亲班彪,是著名史学家,哥哥班固是史学家,另一个哥哥班超,是投笔从戎的东汉名将,在这样的身世下,班昭受父兄熏陶,也成为一代才女,有能力在哥哥班固去世未完成《前汉书》时,续写《前汉书》。除了续写《前汉书》外,班昭还著有《女诫》,该书成为影响中国妇女千年之久的行为准则。

班昭

班昭之所以有能力续写《汉书》、创作《女诫》,与她在皇宫的经历有关。汉和帝刘肇多次召班昭进宫,一是赋予她可以进“东观藏书阁”的权力,这可是国家图书馆,班昭得以在这里找到很多参考资料。二是让皇后和贵人们以她为师,地位尊崇。汉和帝驾崩后,汉殇帝刘隆年幼,邓太后临朝听政,更加重用班昭,让她参与政事,从事事实上的“秘书”工作。比如邓太后的哥哥邓骘请求归家养老,邓太后问班昭的意见,班昭认为批准有利于汉朝江山的稳定与邓氏一家的名声,邓太后听了班昭的意见,邓骘得以辞官。和帝时,班昭也曾替哥哥班超进言,使哥哥在西域督护的职位上退下来,回到首都家乡养老。上官婉儿:给仇家当秘书的巾帼女相

上官婉儿是唐朝人,名相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与李治曾合谋欲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之位,被武则天提前发觉,先发制人,上官仪当了替罪羊,被武则天杀害。上官婉儿受祖父牵连,与母亲一起入宫为奴。

上官婉儿

按理说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杀祖父之仇”,不共戴天。但武则天并没有斩草除根,一并杀掉上官婉儿,相反她非常欣赏上官婉儿的才华,废除了她的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诰命。武则天当政时,上官婉儿是她得力的“秘书”助手,宫中的诏敕文件多出其手,并有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之权,时称“内舍人”,后世称她为巾帼宰相。令人惊奇的是,上官婉儿也并没有因祖父被杀而记恨报复武则天,可能她觉得没这能力,也不敢起这念头吧。

上官婉儿在皇宫当“秘书”期间,还卷入了一场感情纠纷之中。她在唐高宗时,被封为才人,可能这只是名义上的,为了解除她的奴婢身份;在唐中宗时,她已经四十二岁了,被唐中宗封为昭容。半老徐娘仍受唐中宗宠爱,可见上官婉儿的魅力。但上官婉儿并未因此满足,私自结交武三思、崔湜等人。皇帝的妃子敢私通大臣,这胆量非常人可比。上官婉儿游走于皇室与权贵之间,最后被李隆基发动兵变杀害。上官婉儿虽被杀,但在她生前,完成了为祖父平反的使命,死后其诗歌亦广泛流传。传说她出生前,相士曾言她有“称量天下士”之命,事后果然。杜秋娘:一代名妓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

杜秋娘是唐朝人,她的出奇之处在于,她的出身太低了,但她的结局又太好了。她本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歌舞伎,因为歌舞好,才华出众,被李锜收为侍妾。但李锜后来叛乱被杀,杜秋娘只好又干老本行,当她的歌舞伎。不过,这一次是进宫当歌舞伎,唐宪宗李纯看了她的表演后,立码陷入爱河,封她为秋妃。看来只要歌舞好,遇到伯乐就会实现华丽大转身。

杜秋娘

李纯非常宠爱杜秋娘,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宰相李吉甫曾劝李纯再选佳丽进后宫,李纯的回复是“我有秋妃足矣”。杜秋娘不但是李纯的爱妃,而且兼任皇帝的“机要秘书”,夫妻经常畅谈治国大事,并取得元和削蕃的重大成果,史称“元和中兴”。但李纯后来被宦官陈弘志杀害了,杜秋娘被委派负责协助皇子李凑的教育,“襄治教”,后因参与诛除太监势力计划事泄,被贬江南。大诗人杜牧在江南曾看到“穷且老”的杜秋娘,做《杜秋娘诗》,因之名闻天下。傅善祥:天国状元成了杨秀清的女秘书

傅善祥是太平天国开设“女科”的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名女状元。太平天国的“男科”由洪秀全主持,“女科”的主持则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出身书香门第的傅善祥在三百多名才女中脱颖而出,名列榜首。

傅善祥

成为状元后,傅善祥被安置了一份工作,在东王杨秀清府担任“女侍史”、“簿书”职务,也就是秘书工作。在太平天国中,洪秀全是“精神领袖”,实际指挥对大清作战的一线领导,是东王杨秀清。作为杨秀清的秘书,傅善祥发挥了她卓越的才能,东王府诏命的起草、文献的整理都来自于傅善祥,之后又承担起批阅东王府来往文件、书札的任务。当时太平天国的女人中,有“武有洪宣娇,文中傅善祥”之说,洪秀全破格任命她为“恩赏丞相”。

杨秀清本是个文盲,有了傅善祥当秘书,如添左膀右臂。傅善祥利用她的地位,影响了不少杨秀清的决策,特别是为妇女解放说了不少好话,如男女平等、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废除女馆、允许女人改嫁、保护文物等。但后来杨秀清将傅善祥收为爱妾,渐渐地再不听傅善祥的话,并不许傅善祥“女人干政”,直至发生天京事变,傅善祥也在这场惨剧中被乱兵所杀。裕德龄:给慈禧当过两年翻译秘书

清朝的慈禧太后时期,有著名的紫禁城八大女官:隆裕皇后、瑾妃、荣寿公主、四格格、元大奶奶、瓜尔佳幼兰以及容龄、德龄。其中的裕德龄乃是三品外交官裕庚的女儿,因为父亲的关系而精通西方礼仪和八国语言,而在十七岁时与妹妹容龄同时进宫担任了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主要负责翻译工作。

德龄与妹妹容龄同时伺候慈禧太后,兼给光绪皇帝当英文老师。除了做翻译工作外,还要陪慈禧太后化妆、游玩、看戏、学车、写字、观花、赏狗、掷骰和筹备各种节日。因为工作出色,被慈禧太后封为郡主。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裕龄不只是机械地做翻译那么简单,作为慈禧的“秘书”,她用她的方式“为国解忧”。因为她懂八国语言,可以与各国使节夫人沟通自如,所以裕德龄的“夫人路线”深深地影响了清政府的外交工作。但宫廷险诈,裕德龄姐妹最终以父病尽孝为由逃离了皇宫,在慈禧几次征召进宫的情况下拒不奉诏,后来嫁给了美国驻沪领事馆副领事撤迪厄斯·怀特,成为一名华裔美国人。

令裕德龄名声大噪的并不是她的两年宫廷御前女官生活,而是她离开宫廷后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作家,创作出版了《清宫二年记》、《清末政局回忆录》、《御苑兰馨记》、《瀛台泣血记》、《御香缥缈录》等,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