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首歌从KTV下架?”这一消息在网上疯传。本报记者闻讯后立即采访了我国惟一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工作人员称,协会已要求KTV终端生产管理商和卡拉OK经营者在今年10月31日前停止使用6609首音乐电视作品。要求下架的作品中,不乏刘欢、杨钰莹、毛宁、费翔、陈奕迅、张惠妹、张学友的经典歌曲。

与KTV知名歌曲下架同时发生的,还有知名连锁KTV的陆续关停。从之前的钱柜到万达大歌星,哈尔滨的KTV正逐渐淡出人们视线,这个曾经有着浓厚时代气息的娱乐行业为何惊现颓势?哈尔滨的KTV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KTV的黄金时代

KTV一词源于日本。K是Karaok(卡拉OK)的简写,TV意为电视。卡拉在日语里是空洞、虚无的意思,OK指无人伴奏乐队。二十世纪60年代,卡拉OK由日本人井上大佑发明,最初只是个人自娱自乐的项目,后来发展成公众娱乐。

上世纪90年代初,卡拉OK传入中国,迅速席卷了各大城市,它满足了中国人庞大的娱乐和精神消费需求,后来更融入社交与应酬的双料功能。“练歌广场”风靡大街小巷,高档酒楼的包厢也装上了卡拉OK机,最风靡时许多家庭都配置了卡拉OK音响。进入二十一世纪,量贩式KTV迅速崛起,“量贩”一词也源于日本,在日语里是“超市”的意思,也有大量批发之意。量贩式KTV一般具有规模大,营业时间长,价格灵活多变,消费人群多样化等特征。

本报记者了解到,哈市最早的量贩式KTV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哈尔滨市民蒋先生对本报记者说:“2000年左右,量贩式KTV如雨后春笋般在哈市的大街小巷开了起来,很多都是由之前的夜总会演变而成。每逢节假日或周末晚上,各种类型的KTV里人满为患,人们挤在大厅内等着‘翻台’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时还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哈尔滨的KTV都带一个‘迪’字,快乐迪、麦乐迪、好乐迪、迪加迪……”

回顾KTV的黄金时代,当年经常光临KTV的哈尔滨市民老赵对本报记者说:“第一次接触KTV后,我就迷上它了,大学同学聚会、过生日、逢年过节,都会约上好友去KTV欢唱一把。”老赵回忆,当时的KTV还不如现在这样亲民,对年轻人来说,算是“奢侈”的消费,“包厢按时段收费,黄金时段加上酒水零食,唱一个晚上起码要几百元”。

哈尔滨市民王先生也有着独家的KTV记忆:“KTV让我体验到登上舞台的感觉,拿起麦克风旁若无人地扯破喉咙狂唱,真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情绪宣泄,身心难得的放松。我印象最深的KTV是阿萨帝,在李范五花园那儿,到了晚上根本就没有房间。据说那家老板挺有实力的,虽然也叫量贩式,但消费挺贵的,一晚上五六百元很正常,有一段时间,去那里唱歌的都是些老板和大款,是地位的象征。”

十多年时间,KTV经营模式不断推陈出新,相继出现分时段计费、按人头计费、提供自助餐等多种模式,有数据显示,KTV行业最火爆时净利润在40%左右,一个新的KTV门店差不多两年左右就能回本。2011年-2012年更是KTV的鼎盛时代,据大众点评网统计,当时哈市KTV数量每年能新增20多家。

KTV衰落,五年前已现征兆

2013年前后,KTV行业迅速进入了衰退期。2015年,万达旗下的近百家大歌星KTV全部停业,其中就包括哈尔滨的两家。近年来,哈市KTV市场陆续出现了关店潮。本周三,本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中央大街、秋林商圈等繁华地段有许多KTV均打出“转让”信息。一位出兑者告诉本报记者,他干KTV这行已经10多年了,从前几年开始这个行业就越来越难干,今年更不景气。“我的周边有酒吧、网吧、餐饮,很热闹,但来KTV的人越来越少。我打算把手里的两家KTV店都兑掉,转行干别的。”

KTV经营者向本报记者透露,如今KTV的投资回报率远远不及三五年前,而逐年上涨的场地租金和人力成本也给从业者带来沉重压力。吕先生曾在2013年花100万元兑下学府路一家小型KTV,当年他就赚了50万元,感觉这行业有利可图,2014年他又开了第二家分店,将身家都投了进去,仅装修就花了近300万元,结果前年和去年他把两家店全部出兑了。

吕先生说,以他的一间店为例,40个包房,每天每间包房收入达到2000元,他才能赚钱;每间每天1500元,勉强保本。“刚开始还行,包房几乎爆满,但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客人迅速减少,不仅如此,消费金额也直线下降。以前一个包房经常能消费超过1000元,后期四五百元就谢天谢地了。”两三年下来,他净赔了200多万元,损失惨重。

无独有偶,孙先生也将他从事了15年的KTV生意彻底结束了,截至目前他曾经开的4家店全部关闭。“其实开KTV成本挺高的,一个1000平方米的店面,中等装修就得三四百万元,而且KTV装修几乎是三年一个周期。除此之外,房租不断飙涨,也让我们这些从业者承担着不断加重的成本压力。”

传统KTV主要收入来源单一,利润空间小。大多数KTV盈利模式就依靠包房时段费和酒水零食销售两块,但租金、人工和歌曲版权等成本却在不断攀升。2008年,中国卡拉OK版权使用费收费标准正式发布。本报记者了解到,各个城市版权使用费收费标准不一,范围大约在每个包房每天8元-10元。若按8元最低标准计算,以一个拥有100间包厢的KTV为例,一天的版权费800元,一个月的版权费支出就将近2.5万元。

晚上5时-9时曾是KTV客流的高峰期,但如今,位于中央大街附近的几家KTV却门可罗雀。在精心装修的大厅内,除了几位工作人员,客人寥寥。在其中一家KTV,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节假日的学生聚会多一些,下午多少还有一些老年人来唱歌,平时几乎就没有啥客人了。晚上来的顾客,也以团购为主。经营成本很高,团购价格又压得太低,和小KTV打价格战,打一阵子还能勉强维持,时间长了,实在撑不住。”

本报记者在一些团购网站上看到,地处道里黄金商圈的一家KTV甚至将房间费降至1元钱。而位于南岗商圈附近的一家大型连锁KTV,更是打出了花300元享受1500元储值的广告。

KTV为何迅速走向衰落?

有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酒吧、咖啡馆、桌游、户外运动兴起,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私密化,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年轻人越来越远离乌烟瘴气、鱼龙混杂的KTV。而曾经是KTV消费主力的中年人,则上有老下有小,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谁还有闲暇有闲心到KTV嚎那么几嗓子。

KTV衰落并不是因为中国人不爱唱歌了——手机上“全民K歌”“唱吧”等软件的兴起带走了许多人去实体店唱歌的兴趣;商场里,迷你KTV的“玻璃房子”大行其道,走两步就有一个;而团购更是将KTV的利润压榨到了最低,加剧了行业竞争。在某团购网站上,有网友这样评价哈市的几家老牌KTV,“视听设备有点老了”“可选的歌太少了,东西老贵了,不适合工薪阶层”“服务员总是趴在门边看我们有没有外带食品”……团购吸引的更多是时间充裕的中老年群体及娱乐需求旺盛、消费能力低下的学生群体和外来打工群体,这类消费者进KTV就是奔着连吃带唱的低价消费,并不会购买酒水,进行大单消费。打折团购不仅没有为KTV吸引来“中高端”消费群体,反而加剧了KTV入不敷出的局面。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近些年不能公款买单了。一家KTV前台接待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虽然无法统计公款消费在我们收入中所占比例,但现在收银员收支票的几率大大减少。企事业单位的接待费用直线减少,很多单位的“公务”活动都远离了KTV,这是和餐饮业的萧条紧密相关的。过去公款大吃大喝之后的必备节目——到KTV欢唱狂嗨“醒酒”,随着反腐倡廉的深入而消弥于无形。

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十年一换代?

有人说,中国人的娱乐方式,在30年间出现了多轮“灭绝式”换代:80年代的录像厅,在家庭录像机普及没几年后就消失了;90年代,随着VCD、DVD的兴起,取代了录像带、磁带;到了二十一世纪,网吧、KTV遍地开花,让家庭式娱乐迅速土崩瓦解……

到了如今,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更注重体验式,注重健康,相约滑雪、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信息的把控更加自由,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有人把网吧和KTV称之为“夕阳”娱乐产业,这种产业最终注定要像当年风靡大街小巷的录像厅一样走向消亡,真的是这样吗?

“KTV依然会长期存在,相约唱歌还会是最常见的娱乐活动之一,尤其是中国。”KTV经营者张先生对本报记者说,“KTV需要的是创新,KTV承载的无非是人们的两种需求,一种是社交,一种是音乐。这两种需求仍然存在,只不过人们实现这两种需求的方式转变了,KTV要做的转型就是增加附加值。比如与餐饮相结合,与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或者与专业的音乐相结合。现在有很多家KTV装修出不少主题包房,什么世界杯主题、电影主题,应有尽有。总之,就是要投年轻人所好,与时俱进。”

但不管怎么说,“中华大家唱”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本报记者 李子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