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保护和传承本国传统文化的翘楚,各国都借鉴了他们的保护措施,面对濒临没落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我们喜不喜欢日本,我们都应该学习一下他们的经验。

  (世界文化遗产-日本白川乡点灯)

  1、重视文物财产保护

  早!!早在1871年,日本政府制订了《古器旧物保存法》,这是第一部有关文化财保存的条例。其后,在1897年和1929年,日本根据当时社会的现状和需要又分别颁布实施了《古社寺保存法》和《国宝保存法》。1950年颁布了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有关的《文化财保护法》。

  全!!《文化财保护法》将所有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整体写入法律并以法律形式固定保护下来,日本是世界上唯一做到这点的国家。

  如有形文化财产包括了建筑物和工艺美术品(即绘画、雕刻、工艺品、书籍典籍、古代文件、考古资料、历史资料);无形文化财包括了戏剧、音乐、工艺技术等;民俗文化遗产、纪念物、文化景观、传统建筑群、文化遗产的保存技术、埋藏文化遗产。在文物保护方面日本为世界树立了典范。

  此外,相关的文化权益的等种种法律保障也极为健全。

  (大阪街头传统木偶剧)

  资金投入多!日本对文物遗产保护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一直非常大,早在2002年,用于重要文物的费用达110.3882亿日元,用于历史遗迹的修缮及利用费用达262.9663亿元,传统艺能保护费用为94.7429亿日元,对于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组织、地区、公司、个人等等都有多种多样的资金扶持。

  遗产的活用!日本不仅传承还乐于创新,在保有本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在国内外不断举办产品或文化大展,在公幵展示的过程中,让人们通过产品和艺术等的认识来了解日国的历史和文化。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文化输出国。

  (日本文化节)

  2、重视民间节日

  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国家,这种重视不仅表现在政府和民间对文物保护的重视,还表现在对传统民间节目的重视。

  日本将有重要意义的民间节日规定为国家法定节日,被日本大众称之为“节日法”的一项新的法规己于1993年在日本全面生效,支持传统节日和其他公共娱乐活动,如水稻运输节、日本斗牛、木偶戏演出等国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对积极踊跃参加当地节日等活动的农业合作社和农场主提供必要的补贴,用于补偿有关节日事务的正常幵支和组织与城市居民广泛联系的活动。

  (日本传统节日场景)

  3、政府倡导民众提升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日本上至政府下至普通民众都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当中,真正是保护传统文化从我做起,全面参与。政府不仅给予资金支持和精神奖励,还明确颁布法令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关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权利与义务。

  日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保护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专业协会。吸纳了日本各种民俗文化艺术的传人加入其中,日本政府、社会团体和地方政府都给予这些无形民俗文化财产传承工作和传人必要的和一定程度的资助。

  日本民众对本国的传统文化有极强的自信和自豪感。强烈的文化自觉保护意识使得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名城京都市内的历史古迹非常多,古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宝”38处建筑在京都都保存得非常良好,另外有199处建筑被定为重要文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