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传统的铅酸(leadacid)、镍镉(Ni-Cd)和镍氢(Ni-MH)电池等相比,锂离子(Li-ion)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质量轻、自放电小、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突出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照相机、小型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3C数码领域,作为动力电源在电动车中得到推广,还将在储能电站、智能电网、军事、航天航空等领域逐步渗透。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对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来说,300瓦时/公斤是个什么概念?目前,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平均值为230瓦时/公斤。从230到300,数值上虽然仅增加了70,却将迎来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时代。

锂离子动力电池迎来全新时代,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问题

在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近千人的研发团队专注于一个科研项目,那就是300瓦时/公斤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与传统的铅酸(leadacid)、镍镉(Ni-Cd)和镍氢(Ni-MH)电池等相比,锂离子(Li-ion)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质量轻、自放电小、无污染、无记忆效应等突出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照相机、小型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等3C数码领域,作为动力电源在电动车中得到推广,还将在储能电站、智能电网、军事、航天航空等领域逐步渗透。

锂离子动力电池迎来全新时代,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问题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和粘结剂、导电剂等其他附属材料组成,在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体系中,常用正极材料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等,常用负极材料为石墨、硅基材料等。正极材料本身的离子与电子电导率较低,电阻值较高,容易引起电极极片的极化,是限制电池充放电循环和倍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了建立更高效的电池正负极材料之间的导电网络和结构,通常需要在制作电极时加入一定量的碳类导电剂,在活性物质之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形成更多的电子和离子通道,减小电极的接触电阻,加速电子的移动速率。此外,导电剂也可以提高极片加工性,促进电解液对极片的浸润,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降低极化,从而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锂离子动力电池迎来全新时代,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问题

中国已成为全球锂电池发展最迅速及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锂电池产值为1115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近6倍,复合增长率约32%。在下游市场容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锂电池有三个主要应用领域:3C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目前3C消费电子市场日益成熟、增速放缓,而新能源汽车和电化学储能的锂电池需求则逐渐抬头。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占比达到52.64%,超过3C 成为最大的需求端。锂电池的需求重心开始由3C市场向动力市场及储能市场转移。

锂离子动力电池迎来全新时代,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问题

行行查,行业研究数据库: www.hanghangcha.com

手机访问“行行查”小程序更方便


查询行业研究数据库请点击“了解更多”!

锂离子动力电池迎来全新时代,解决新能源车“里程焦虑”问题

相关文章